第20部分 (第2/4页)

大人的称呼只是一个小插曲,主要是那位贵客带来了很多让人大开眼界、甚至想都想不到的好东西,也有不少珍贵的货物。交换山中的特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打听这一带蛮荒近年的情况,特别是对清水氏一族发生的变故很感兴趣,追问了很久,可惜有鱼村也不知道详细的内情。

以前的商贩都是与各部族以物易物,彼此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那位贵客还特意提出,他想收集犀渠兽的角,越完整、越漂亮的角价值就越高。如果有鱼村能够搞到,他将赐给他们梦寐以求的宝物。

这支商队只到达了有鱼村便返回了,并没有继续进入蛮荒深处,消息也只有有鱼村知道。有鱼村的族长告诉他们,清水氏一族已在八年前覆灭无存,如今这一带蛮荒中各部族以有鱼村最为强大,必将取清水氏当年的地位而代之,并能号令各部族听令。

那位贵客听了之后也不疑有他,便点头说道:“只要你们有这个实力,我会支持你们统领蛮荒各部,并提供给你们更多的器物、帮助壮大各部族的实力。但只有一个条件,此地蛮荒各部族要臣服于平原上的巴国、听从巴国的号令,这里的勇士也要听从征召、为巴国发挥所长。只要立下功劳,国君自会有封赏。”

蛮荒中的各部族恐怕还不太清楚什么巴国,但有鱼氏当初就是从巴原迁入深山的,他们的祖先曾是理清水的扈从,对世代相传的事情当然也有所了解。巴原上曾经有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度,就叫做巴国,不仅统御方圆三千里的平原,也是周围群山中各部族的首领。

若将这片蛮荒中央那方圆三十里的谷地比做巴原的话,那么巴国的地位就相当于此地曾经的清水氏一族,是方圆数百里内各部族默认的首领。

可是一百多年前,巴国国主亡故、诸子争位,三千里巴原一度陷入漫长的战乱,后来分裂为五个国度。每个国度都号称自己继承了巴国正统,也都号称巴国。

清水氏最早也是巴国所属的部族,理清水出身于此,所受的封地也是这里,后来便回到了这里隐居、远离了巴原上的纷争战乱。对于这些深山部族,巴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控制力,但清水氏理论上还是巴国的臣属,族人若进入巴原也得听从国君号令。

若是巴国尚在,清水氏还应当每三年派使者向国君进贡蛮荒中特有的物产,并带回国君的赏赐。但是巴国已分裂内乱、并无共主,这百年来当然也就没有这种事情。

018、坏蛋的故事(上)

其实这一带蛮荒中很多古老的部族,或多或少可能都与多年前的巴国有点关系,比如路族。巴国的祖先当年进入巴原时,路族的祖先就曾经受征召加入开辟道路的队伍,他的名字叫武丁,后人称之为路武丁。路武丁后来也返回了深山中的部族、带回了不少东西和见闻,他的后人便以路为姓,此后才有了越来越兴盛的路村。

经过长期的战乱之后,巴原五国都需要休养生息、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国战,所以巴原上近几十年比较沉寂,只是偶有小规模的冲突而已。但是几十年又过去了,已经重新蓄积起力量各国中有人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图谋着击败与攻占其他的国度。

到达有鱼村的这位贵客,就来自于如今的五国之一,这个国度恰好毗邻这片蛮荒,走出深山的道路就通往那里,他们当然也自称巴国。这位贵客当然也不是普通的商贩,而是国君的使者,特意来打探这片蛮荒中的情况。

国君既有野心,当然要聚集各种可以动用的力量,所以也想到了以前巴国所属的蛮荒各部。这位国君知道清水氏的存在,也知道那片蛮荒的各个部族中有着各种奇人异士,还有不少身强力壮、擅于格斗的勇士。这样的力量当然不能为他人所用,就算不便大举征召,能够成为自己名义上的部属、做为潜在的后备力量也是好的。

国君也隐约听说了清水氏覆灭的事情,近年来也有商贩进入蛮荒、带回了不少消息,所以他也想搞清楚确切的情况,于是就派一位使者率领一支商队进入了深山。这位使者见到了有鱼一族,询问了这片蛮荒中最近的形势,于是就决定不必再往更深处走了。

使者的目的已经达到,见到了此地最强大的部族,再往前走没有必要。而且他也不习惯和深山野民打交道,这蛮荒中的路途也太艰险了,于是便返回巴原复命,并留下话还会再来。

这位使者带着使命而来,从他的角度当然支持态度恭谨的有鱼族统领蛮荒各部,然后成为巴国稳定的臣属,将来便可在各部族中征召勇士到巴原效命。可是有鱼村的高层自己心里却清楚,若想收服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