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着走出紫禁城的太监们,在这漫天的大雪中,仿佛是盐堆里的黑色甲虫一般。一老太监恨恨地哼哼着:“等着吧,早晚你也有被赶出去的那一天……” 建福宫废墟前,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正恨恨地骂着:“真是便宜这些太监了。”内务大臣郑孝胥默默地立在旁边,看着眼前的狼藉,心里面痛惜着多少年的收藏,竟一把火全都毁灭了。旁边内务府总管耆英出着主意,“建福宫里原来有很多金佛,都熔在这灰烬里了,不如招标把灰烬拍卖给金店,所得的钱也好贴补宫里的用度。”溥仪叹了口气,无奈地答应着:“怎么个卖法啊?也没什么可卖的了。就论斤卖吧。” 在回内宫的路上,溥仪注意到了聚集在宫门口的陆续被打发出去的太监们。内务府总管耆英小声地替太监们说着话:“万岁爷,万岁爷,他们都不舍得万岁爷,都还想伺候万岁爷。您看是不是把他们留下……” 不等耆英说完,溥仪便发作般地骂着:“留下他们干什么?都是贼!他们都是贼!你说他们还惦记着朕,他们是惦记着宫里的这些宝贝吧。他们偷了寿皇殿百斤的金钟,连皇后凤冠上的珍珠都换成了假的。他们还有什么干不出来?再让他们呆在宫里,宫里这点家当迟早会被他们偷完。甭招我啊。谁再求情,就是跟我过不去。” 总管吓得跪地不敢抬头,溥仪跳下了车,问身边的郑孝胥查得如何,郑孝胥回答说:“万岁爷,果然触目惊心。宫中硕鼠横行,您看看,这里边有多少宝物?”说着让护军抬着一个大筐过来。筐里,都是搜出来的各种宝物。溥仪愣了一下,上去翻着筐里的东西,随手拿起一件来。 郑孝胥解释着:“万岁爷,您看看这个镂雕龙凤玉璧。这可是战国之物。雕工之精美,外形之圆润,世间无第二物可比。万岁爷,这可是好东西。” 溥仪听着,拿出一个画轴来惊讶地说:“郎世宁的画,他们也敢往外拿!郎世宁的画风兼中西,笔墨中另创法度,是绝世珍品。岂有此理,他们连这个也偷。”溥仪厌恶地将东西扔回筐里,小心地翻着筐里的东西。郑孝胥激动地说:“万岁爷,您看看这个,散氏盘出来了。这散氏盘可是铜器中的精品之精,上古所制,满布铭文,上古铜器颇多,但制作之美,布局之精,无出其右者。嘉庆年间收到宫里,到了后来,就不见了。”溥仪说:“这盘朕也没见过。” 郑孝胥说:“万岁爷,这件东西,在宫里可是失踪很久了。找遍宫中各处,从没发现,不知道到了哪里,原来被他们藏起来了。” 溥仪恨恨地骂道:“可恨,这些鼠辈!这些东西可是朕的祖宗二百多年传下来的。甭问了,都拉出去,斩了。” 郑孝胥小声地说:“万岁爷,现在是民国了。” 溥仪醒过神来似地自言自语:“民国?对了,民国了。民国有民国的衙门和警察,那怎么办?”郑孝胥出主意说:“万岁爷,咱们还不能拿他们大办特办。您想啊,这等于是告诉了举国民众,咱们宫里头乱了营了,那不是往咱们自己的脸上抹黑吗?就跟建福宫那把火似的。咱们明知道是……可是,咱们也得说是失火。” 溥仪颓丧地坐了下来,厌恶地吼着,“快点让他们滚,让他们滚!” 一太监过来说:“万岁爷,那个孩子又来了。” 溥仪一愣说:“上回没给他们钱?” 太监回答:“回万岁爷,他们不要钱。他们说,人是宫里头没的,得让宫里头给个说法。”&nbsp&nbsp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盗宝狂潮(4)

溥仪冷着脸:“告诉他,就说他的父亲根本就没进宫。朕从来没见过那个男人,朕原来是看着他是如意馆的旧人,才乐意给他两个钱。如果再不要钱,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溥仪回身看着郑孝胥,郑孝胥惭愧地低下了头。 紫禁城门口,牛得禄带着余任道久久地望着里面。郑孝胥犹豫地走了过来。余任道见到郑孝胥,冲了过来。郑孝胥犹豫着:“任道,你来干什么?”说着,掏出钱来说:“钱也不多,养家也足够了。拿着它,做点小买卖也好,干什么也好。”余任道打掉了郑孝胥手中的钱,“我爹他到底是怎么回事?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算什么事?”郑孝胥劝解着:“孩子,很多事你不懂啊。” “请教郑大人,是你找的余恩仲帮你清查内务府,你撇下了他不管,他一个人到建福宫里去查案。到现在建福宫一把大火,你总得有个说法吧。”孩子的舅舅——牛得禄禁不住插话说。 郑孝胥劝解说:“这件事,大家不张扬,还算是好结果。如果张扬,你们的性命,都不能保证。”牛得禄有些害怕了,拉着小任道的手就要离开。可是小任道挣脱了舅舅的手,仍然倔强地喊着:“我要我爹,我爹呢?” 郑孝胥说:“你爹有本事,有骨气,他比我强。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