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了,抢先冷笑道,“还没过三刻钟。”

杨宣知一听便说,“秦王,这人吊着又没用,不该做的也做了,要是吊坏哪了到时候他又有借口推责了。还是放下来吧。”

秦王瞄了一眼杨宣知,心想,我还不知你打什么主意,不就是找着理由要我把你大哥放下来嘛。不过秦王还是让站在一边的影卫去把人放下来了。

哪知,把人放下来,那杨宣德反而叫得更大声了,“哎哟,我头疼,哎哟,我要回房睡着,哎哟,快去找大夫来看看。”

杨宣知在旁边凉幽幽的说了一句,“三弟马上要到了。”

杨宣德马上闭嘴,垂头丧气的坐在了椅子上,拿起自己旁边桌上的白果开始磕了起来。

“杨兄,做人不可以两面三刀,这样对你的声誉不太好,要知道你们生意人最注重的就是这一点。”秦王语重心长的说道,那表情十足十的是恨铁不成钢。

杨宣德白眼一翻,那假装的读书人的样子都懒得维持了,不屑的道,“两面三刀?那是什么东西?我这是左右逢源,为以后的日子铺路。”

秦王瞥了一眼杨宣德才说,“怀璧其罪,你赚的银子够多了。”

杨宣德咧牙,“呸,那些银子都是我正大光明的赚回来的,谁敢打银子主意我找谁拼命。”

秦王摇头,对于杨宣德的爱财有些无可奈何,只能去问杨宣知,“杨宣武来幽州干什么?”

杨宣德、杨宣知、杨宣武是一母同胞。

在古代,生双胞胎都已经很难得的了,能同时诞下三个那算是奇迹中的奇迹。当然,让秦王感慨的是这三兄弟不只是同卵三胞胎,而且生下来身体健康,无灾无病。神迹到秦王都觉得这世上肯定有神了,觉得这大宁果真神奇。

当然三兄弟也长的一模一样,也只有从神态上来区分谁是谁。不过在秦王眼里看来,这三兄弟里,最大的不像大哥像弟弟,最小的整日板着一张脸反而像个大哥,是大齐最大镖局的老板。

“有一家江南的富商年过六旬,赚足了银子准备安享晚年。就这么一路护送他的家人到了这来,恰好我们两兄弟都在这所以他也跟着来了。”杨宣知随口说道。

杨宣德在旁边插嘴,“富商?可是姓毛的?听说他到了晚年才有了一个女儿,正值婚配。到时候我去提亲,等那老毛子百年过后那大笔家产不就是我的了

24、杨家兄弟 。。。

?”

秦王对杨宣德的无耻早都习惯,都懒得搭理,不过杨宣知倒是说了一句,“想都别想了,人家小姐已经有了婚配之人,等带幽州落了户便要成亲。”

秦王觉得这事有蹊跷,便问,“这毛老头好生奇怪,有钱不在江南养老,倒来了幽州这种偏僻的地方。”

杨宣知自然是知道理由的,便八卦了起来,“听说是避祸来着,大约年轻的时候惹了什么不得了的人。”

远处传来了下人叫三爷的声音,杨宣德马上坐得比谁都周正。

杨宣武是个方正人,方正到秦王都觉得他不是人。

果然,一会儿杨宣德旁边的椅子都被人坐上了,坐上的人带了一张铁面具,看起来极为冰冷,全身也散发出生人勿进的气息。

听说这杨宣武自幼讨厌和两个哥哥长得一个样,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伤,所以随时随地都带着面具以示区别。

这让秦王觉得这杨宣武小时候肯定过着无比苦逼的日子。

“我还在江南就听着有传言说秦王好南风。”一向不八卦的杨宣武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秦王搞得有点愣,心想我好南风关你什么事,又不是好你。不过还是开口说道,“你都说是传言了嘛。”

杨宣武还是说,“我还听说朝廷的言官之首秦淮之和秦王关系匪浅,连府邸都相邻着。”

秦王懒懒的回道,“关系是比一般人的好一点,不过那可是一朵白莲花,看得碰不得。”

杨宣德翻着白眼,心想你前一句才说是传言,这后一句就暗示自己好南风了,这不欲盖弥彰嘛。

“不知秦王殿下可有心仪之人?”杨宣武继续问。

秦王无语,这什么意思?杨宣武什么时候这么关系自个儿的私事了,还是他想拉皮条?不过秦王见杨宣武看了自己一眼又看杨宣德一眼,便明白了。心中不免不满,你杨宣武是什么意思啊,我是喜欢男人怎么了,你看你大哥干嘛,你大哥虽然看着像个读书人其实心眼坏着呢,我怎么可能打他主意。秦淮之是个读书人,他和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