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3/4页)

用“敲金击鼓”在狂沙中集合军队,又以“老马识途”走出了死亡之谷,击败孤竹国,取得了彻底性的胜利。

这是一个很详细很彩色的版本,管仲在其中表现出来的智慧的描写绝对胜于《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而《三国演义》那些描写战争中的诸葛亮的细节都是作者“染色”的,在这里描写管仲的也同样是带着“颜色”的,不过,这种睿智加在管仲身上也不为过,至于整个轮廓应该是真实的。

《左传》鲁庄公三十年传中记载:“‘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这是当时出发与鲁庄公相遇的时间:冬。

鲁庄公三十一年经中记载:“六月,齐侯来献戎捷”。时间是第二年六月。

齐桓公从燕国剿灭山戎回来,再次经过鲁国国境,派人跟鲁庄公说:“我剿灭山戎回来了”,整整耗时七个月的远征。

但是,作为史官对于此事,左丘明先生依然做了批评:“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我想齐国特意去告诉鲁庄公我打胜仗回来了是因为当初出发时在济水河边相遇的原故,回来时去报一声平安,这算是俗家的礼节,未尝不可,却不想和官方的礼制冲突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密谋伐楚

齐桓公远征平定山戎之后,在中原名声大震,诸侯各国逐渐开始从心里认同这个舍己为人的盟主,在国际上树立了很好的形象。但与此同时,在南方,强大的蛮夷楚国在令尹斗穀於菟的改革和治理下,国力开始走向空前的强盛,和齐国之间形成了两股蒸蒸日上的势力。一个位于中部地区,一个位于南部地区,这样的膨胀势必要发生碰撞。

所以,齐桓公有些熬不住,跟管仲提议,预谋*楚国,把它打死在萌芽阶段。其实,这个想法管仲也是认同的,但是自己家门口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就去远征,实在是有点不稳当,这不符合他的作风。不过,楚国如今真的逐渐地在强盛,强大的速度甚至比齐国还快,这不得不让他担忧。原本*楚国应该是霸业的最后一步棋,可是,棋局忽然变了,这最后的一步棋里的棋子在步步为营地危险整盘棋局,他不得不改变战术,同意齐桓公的想法。

但是,*楚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管仲先前也说得很清楚,起码需要二年的预谋,直接出兵正面去攻打是不可行的,两军对阵实力相差不多,只会两败俱伤。伐楚首先是要联合哪些诸侯国,也就是组织多少兵力。其次要想好计谋,出其不意,使对方没有提防,从隐秘的路线进攻,这样的战争才会胜利。

召集诸侯*楚国最好是自愿,因为说不定是场恶战,不自愿就不能尽力,去了反倒坏事。齐国就向同盟国发帖子名义上就说是为郑国报仇,想约会各国商议此事,因为伐楚必须机密。

接着,考虑到伐楚是件存在很多厉害关系的事情,诸侯又难免众口不一,各述己见,最后产生不出个统一的决定,耽误了事情,说不定还会泄漏机密。管仲认为不如先和自己的“铁杆”宋国商讨,通通气,到时候齐宋两国联手表决,犹豫者也必然跟随趋势而走,决议就好统一,也不至于齐国形影孤单的专权。即使他国真的旁观,有个牢固的合作伙伴,也免于孤军奋战的尴尬。而这样的伙伴也非宋桓公莫属,鲁庄公虽然现在在关系上和齐国更加亲密,但是之间还是存在着上代仇恨的隔阂,两国政府内部人员也矛盾很深的。宋桓公这个人就不同了,义气方刚,况且从版图上看,楚国一旦攻破郑国,就直接危险到宋国,厉害关系极大,他必然赞同伐楚。

肿瘤

《左传》鲁庄公三十二年传中记载:“宋公请先见于齐侯。夏,遇于梁丘”。

现在楚国就像心头的一块肿瘤,自从任命斗穀於菟为令尹,楚国人称呼斗穀於菟为子文,和管仲一样的待遇,楚国大治,这块肿瘤就从良性开始恶化,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变成危及生命的癌。

齐桓公在梁丘跟宋桓公说:“这块肿瘤不去掉,寡人与君以及整个中原都不得安宁。”

宋桓公表示肯定,具体详细的计划是怎么样的呢?

组织兵力需要一年,计谋设计也需要一年。

一个计谋为什么要准备那么长时间呢?实践中的经历告诉我们:事情越是精心准备,越是长时间安排,别人越是发现不了其中有诈。如果随便弄个借口率领大量的军队行进到楚国边境,必然会引起楚国的怀疑和高度提防,就达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况且这种远征很容易暴露目标,这个计谋必须能掩饰行动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