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页)

法拧转、旋翻,协调完整,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

李志勇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云龙边听边看,觉得一对眼睛一双耳朵都不够用了,李志勇接着说道:“练这五雷掌,先要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步法起落要平稳,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每掌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话音甫落,李志勇的二十四式五雷掌也打了一遍,云龙看的是眼花缭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志勇收了势又道:“以后每日你练完伏虎剑法,便练习这个掌法。练功不能急于求成,先要‘定架子’,把基本功打好,一招一式都规规矩矩,宜慢不宜快,把我刚才讲的要诀记在心里。等招式都熟练了,桩步牢固、行步平稳以后就可以‘活架子’,这时招式烂熟于心,要逐渐提高度,使动作协调配合、融会贯通。最后一个阶段叫做‘变架子’,这时已经意领身随,不再受招式的限制,就完全随心所欲了。”

云龙听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笑着说:“李伯父平时看起来粗放豪爽,讲起武功来可比我爹爹有耐心多了,以前爹爹总是三言两语说完便让我跟着几位师兄练习,都不管我听懂没听懂。”

李志勇道:“你爹爹定是知道你聪颖,资质又高,一说你便能领悟了。倒是我只顾自己说个不停,你来跟着我练一趟,记住,宜慢不宜快。”

又练了两个月,云龙把五雷掌练得烂熟,与李志勇拆解时,也常常逼的李志勇不得不认真应付。一日,两人练功结束,一齐往家里走去。李志勇说道:“你来这里也有四个多月了,真是一晃眼时间就过去了,你刚来第一天的样子我还历历在目呢!”

云龙道:“是啊,多亏李伯父悉心教导,这几个月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了进益,比刚来的时候不知道强多少。”

李志勇笑道:“昨晚你伯母还跟我说起,你现在每天都这么勤奋练习,吃得香睡的香,身子骨比之前看起来壮实多了。你看你这衣服裤子,都见小了。”云龙低头看看自己,衣袖露出了一大截手腕,裤脚也吊在脚踝上方,不禁也笑了起来。

李志勇道:“现在你的五雷掌架子定的差不多了,以后要自己勤加修习才能做到后两步,要真正融会贯通,靠的就是自己的勤奋和悟性了。我的武功本就不及你郑伯父,会的那点东西差不多悉数教给你了,你跟着我也再学不到什么东西,白白浪费时间。可若是让你就这么回太原府,一来时间还早,怕那些搜寻你的人找到你,二来你武功虽然进境不少,但遇到那仇人决计还是敌不过他。”

云龙一听李志勇想让自己离开,心里舍不得,说道:“李伯父,我不想走,我还要每天跟您在黄河边上练习。”

李志勇道:“我也舍不得你走。不过你既是要报仇,必先把本事学好。从前有一个法名慧能的和尚路过这里,向我化缘,我留他在家中住过几日,算是有些缘法。现在这慧能大师已是少林寺的长老,武功很高,你若是能得到他的真传,心愿定能得偿。另外你在少林寺修行,如有缘见到慧能大师的师叔空明长老,得到这位当今武林数一数二高手的几句点化,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云龙心里虽然不舍,但想到自己已经十四岁了,武功虽在这几个月间大有进步,但所学连李志勇的一半都不到,遑论与江湖中的高手相比。若再这么耽搁下去,恐怕真的会误了自己报仇的大事。他狠下一条心,决定听从李志勇的安排,上少林寺学艺。

三天以后,云龙打点好行囊,穿着李伯母给自己做的新衣新鞋,依依不舍的告别李家众人,同李志勇一同前往少林寺。二人来到渡口,李志勇向艄公招呼道:“船家,我们要雇一条船去洛阳。”

一个船夫正要开船,听了这话忙道:“去洛阳?那正好。这位客官也是去洛阳,你们正好搭伴,路上有个说话的,船钱也便宜。”李志勇知道船家是想多挣一份船钱,但不知道船里已经坐了个什么样的人物,若是话不投机,反倒麻烦,正想开口拒绝。却见从船舱中出来一个中年人,八字眉,一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道:“也好也好,我正愁旅途寂寞,有两位陪我吃酒聊天那可太好了!”

李志勇看对方也是性情中人,心中甚喜,云龙也按耐不住了,兴奋道:“舅舅,我们就坐这条船吧。”

舱里摆着一只小几,上面已经放了一碟花生米、一碟豆腐干、一壶酒和一个酒盅。刚才那汉子见他们进来,主动介绍道:“在下仇大海,到郑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