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2/4页)

张枫摇了摇头,道:“先吃饭,等会出去逛逛,转转玩玩,吃吃街头的小吃,然后顺便看看美女。”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吧?】

【主播也春心门萌动了。】

……

“这海胆很鲜,我感觉上岸不超过二十小时!”张枫强行拉话题,但直播间还是满屏的调侃他的话。

吃完饭后,张枫本来是打算步行的,但发现附近都是些度假村,离镇子还有一段距离,便驱车而去。

到了集市,停好车,张枫便拿着相机在镇子里溜达,集市其实就是一个菜市场而已,身穿纱丽的老妇人,头戴围巾的大妈,还有明显是非洲裔的黑人,看来已经完成了世界各民族大统一,大融合。

当视线里出现一位华人老者的面孔时,张枫不禁走上前打个招呼,可惜对方听不懂普通话,应该是从南方过来的,只会讲家乡话。旁边就是老人的超市,看规模不小,走进去,一位中年妇女迎了上来,用普通话问张枫从哪里来,原来是老人的儿媳妇阿瑛,几年前刚从广东梅县移民到毛岛,而她的公公,那位老人已经在这里半个多世纪了。

每当在海外遇到这样的老华侨,亲切感油然而生。

“这里空气好,生活也悠闲很多,节奏慢,没有内地压力那么大。”此刻客人不多,阿瑛便和张枫多聊了会儿。

“目前店里雇了四个帮工,工资最多的每个月也不过人民币1500,这里的生活水平比较低,毛岛人淳朴得很,这几个帮工人都很老实,也容易管理,毛岛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

问起平日里不工作的时候做些什么,出乎张枫的意料,阿瑛说经常去附近的高档度假村过个周末什么的。

“这边的酒店都住过了,你住的那家我们春节的时候就在那里过的,酒店设施很不错。”

看来她很满意毛岛的生活,张枫没有问她是否视自己为毛里求斯人,或许还没有,毕竟过来的时间不长,但也许她的孩子会把这里当做故土和家乡。

有些话题,提出来,似乎就有意无意的中伤了他人,有时候,有些话,不要问,留下一点余地,一点愉快的回忆。

第220章:李老伯。【第三更】

毛里求斯,游子的家,无论是三百年前为了口饭吃的印度契约工人,还是更早的时候被贩卖至此的非洲奴隶,或是许许多多下南洋谋生的华侨们,还是追寻平静居所的欧洲人,他们踏上了这座小岛,然后就不肯再离开,不能生于此,也希望能够永远属于这里。

小小的房子,蓝色红色的士多店,有趣的公车站,还有和年轻度蜜月的游客形成鲜明对比的老人们。

走走停停,拍拍逛逛,偶尔和直播间的观众们介绍一下新奇的物件,其中最多的就是已经灭绝的渡渡鸟的工艺品,还有各种针织品,华人虽然不是走一步就能看见的,但走两步还是能遇上一个的。

正打算买dhollpurri,它是用面粉做成的,里面有馅,做成之后再涂上番茄酱,当地人喜欢一边吃dhollpurri,一边欣赏塞卡舞,是非常有情调的。dhollpurri在路易港的街头随处可见,10卢比一个,折合人民币2元。

“给我一个!”张枫递上了卢比,买了一个,找了一个路边阴影的地方坐了下来,正好遇到了一个老伯。

老伯姓李,80岁(一点看不出来)毛里求斯人。祖籍广东梅州,知道张枫刚从广州来,老人家很开心,聊得更多了。

他打算去路易港吃午饭,家里儿孙都上班去了,问张枫去哪里,要不要一起吃饭。刚吃完饭的张枫虽然不饿,但却开心地点了点头,老人家很豪爽地说:走,我带你去吃饭。来到唐人街的一家中国餐馆,张枫跟着李老伯点了“杂碎”,就是各种炒菜配米饭。

饭上,老人还问要不要喝些朗姆酒,张枫拒绝了,说自己是自驾游,所以便没有喝酒了。

饭后,李老伯说带张枫到处逛逛(有点小激动又怕他年纪大了,累着,老人家说不怕不怕,于是张枫又屁颠屁颠地跟上啦。)

跟着李老伯,果然不一样,似乎老伯能看穿张枫,知道张枫想要看些什么。

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华人,走走停停,大多数都是李老伯的熟人,有些人还拦下问上几句关于国内,或者是他们家乡最近的变化什么的,张枫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些做生意的华人老板,聊的开了,还送上一份小吃或者一个小饰品,张枫笑着接受了,感觉温情无比。。

直播间的观众们,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