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目。

陈如风用诧异的目光扫了一遍周围,走进厅中,赵奉璋招呼他们坐下,木制的椅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令人担心它何时会塌下。

堂堂太守府,简朴至此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不知道这位仁兄高姓大名?”赵奉璋礼貌地抬起手,他一路上已经留意着不发一言的金易来,此刻终于要打破他的沉默,直接向他发话。

金易来缓缓地把斗笠摘下来,闭着双眼,一脸冷峻,拒人于千里之外。

“在下金易来。”金易来道,赵奉璋和关行义闻言面色一变,赵奉璋的语气转趋冷淡,道:“就是丞相府第二高手金易来?”

金易来睁开双眼,扬起眉毛,冷冷地回应道:“就是在下。”

陈如风注意到赵奉璋看着金易来的目光有异,充满着敌意之色。

“对了,关大哥,你怎么认识太守大人的?”陈如风见气氛转僵,转移话题道,关行义瞥了一下不怀好意地对视着的二人,连忙提高嗓门,意图引回二人的注意力:“那时我路过咸宁附近,刚好碰上太守大人被一伙山贼围困,我便顺手帮他解了围了。”

赵奉璋从与金易来视线的交锋中脱离出来,笑道:“说起来行义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他这个人直肠直肚,把与你们结义的事情说了出来,他还用他的噬日伏虎刀担保你们是清白的,所以我选择了相信你们,他也是有很大功劳的。”

陈如风和江晟天心中暗自汗颜,噬日伏虎刀明显在关行义心中比他自己的性命要值钱多了。

一个人路过厅门,此人阴沉着脸,似乎在苦思着些什么,脸容与赵奉璋有几分相似。

“奉玳,过来一下,跟几位客人行个礼。”赵奉璋叫住了赵奉玳,“这位是我的亲弟,赵奉玳。”

赵奉玳十分不情愿地走进大厅,沉声道:“有礼了。”

众人抱拳回礼,赵奉玳看上去要比他的大哥壮实得多,有几分习武之人的气势。

“在下有事在身,先行告退了。”赵奉玳只是匆匆瞥了众人一眼,也没问清来历,便转过身去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几声孩童哭声传入陈如风的耳际,声音虽细,但他可以肯定是孩童的哭声,这跟他在狮子镇的之时所听到被关押着的孩童哭声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忽然,他的脑海中浮起童万贯曾说过的,“我们拐回来的小孩,都是送到咸宁去的。”

陈如风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跑出厅外,双脚一蹬,在空中倒翻一个筋斗,跳到屋顶上,闭上眼睛,仔细用耳朵追索着声音的来源。

哭声却是越来越小,该是离此处越来越远。

随着声音的逐渐消退,陈如风更是心焦如焚,拼了命地把自己的听力提升到极致。

厅内的人都跑了出来,不解地看着陈如风这番举动,除了金易来。

“没用的,已经消失了。”金易来摇头道,“他们该是离开这里很远了,按照我估计,该是有马车这一类工具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行进。”

只有陈如风明白金易来此刻在说什么,他一脸沮丧地跳回地面上,求助地问金易来:“怎么办?刚才你也听到了……”

金易来转过脸去,淡然地对着赵奉璋道:“太守大人,想必你肯定不知道,我们在狮子镇捣毁了一个贩卖孩童的帮会,按他们所说,他们所拐回来的孩童,全都是卖到来咸宁的。”

赵奉璋听后,瞪大了眼睛看着金易来,仿佛他刚刚说了一个荒谬的玩笑。

第二十八章:蛛丝马迹

衙门后厅。

一尘不染的书案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一叠公文被赵奉璋推到书案侧边,此刻陈如风、江晟天、金易来、关行义诸人坐在两旁的椅子上,等待着愁眉苦脸的赵奉璋发话。

“我立刻下令,对进城的每一辆马车加紧盘查,特别是运载货物的。”赵奉璋一拍书案,震得悬挂着的毛笔都晃动起来。

“万万不可!为了追捕我们,现在的城检力度肯定是够大的了,他们肯定是从一些不为人知的渠道才能把孩童运进来的。此举反而会适得其反,打草惊蛇。”江晟天第一个反对道,“这伙人背后的势力肯定庞大,而且一直以来都没有被发现,肯定行事缜密谨慎,所以此事必须暗中进行。”

众人看着江晟天侃侃而谈的模样,知道他心有想法,江晟天嘴角轻轻上扬,顿了一顿,目光在每个人身上扫了一下,却没有人露出要继续探问下去的神色,只好尴尬地干咳了一声续道:“我们可以派人假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