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十万军队驻扎在梧州城外三十里处,什么动静也没有。

皇帝问诸将军有何看法,范振想了想说,“叛贼莫不是在等雨?此间季节长雨绵绵,十日有六七日便是雨天,大炮遇雨即会失效。待到那时候攻城……”

剩下没说出口的话谁也知道是什么,既然叛贼不动那就自己动,发动奇袭也未尝不可。

皇帝预备在晚上的时候利用驻扎在城中的五千精兵发动奇袭,顺便捣毁叛贼的粮草。

秦王坐在一边不说话,看着一堆人说来说去,觉得自己真成吃白饭的了。不过,秦王的心理素质很好,觉得吃白饭就吃白饭吧,无所谓。

等到皇帝和几个将军商量完对策,秦王跟着范振走了出去。

范振见秦王跟在自己后面便知道秦王有话对自己说,去了院子一处角落。

两个人私下里是不用见礼的,面对面站着。秦王看着范振问,“你与宁王比何如?”

范振想了想回道,“不知。”

秦王笑,拍了拍他的肩,“我看是不相伯仲。”

这时范振也反应过来了,低声问,“殿下的意思是,要我对付宁王?”

秦王点头,宁王好战,在军事方面还是很有些才能的。对于军事,当年太妃也细致的讲过,不过毕竟是学政治的,在军事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其实是比不过上辈子经常在战火里行走的秦王的。不过秦王也没对太妃说过,就是没事悄悄教教范振。

秦王和范振说完悄悄话就回了屋子,皇帝还在研究地图。

秦王在旁边的椅子上坐着,瞧着看地图的皇帝。在秦王眼里四十岁的男人都算是年轻的,皇帝才二十五岁多,自然也是年轻的。

皇帝的长相随了先皇,五官深刻,鼻梁高挺,身材也比较高大,是很有帝王之姿的。有传言说大宁第二个皇帝是太祖跟一位番邦女子所生,所以带着番邦人的血统,在长相上也多少受了影响。可惜,不是秦王喜欢的类型,所以再人中龙凤,秦王还是看不怎么顺眼当今皇帝。

对于自己的相貌,秦王纵然自恋也还是有一分自知之明的,在四个皇子中算是最没有特色的,不过好在有一双招人的眼睛,给自己添彩不少。

其实这不能怪秦王,要怪也得怪基因问题。先皇不说,长得高大魁梧,一身王八气,在基因上应该是强势的,所以原因出在太妃身上。

比起瑾王的母亲,太妃不够漂亮;比起当今太后,太妃背后没那么多势力;比起宁王的母亲,太妃没有那么多才艺。太妃有的也不过是一颗聪明的脑袋,而这个优势让她得到皇帝的恩宠常年不衰。

而长相上的普通也就没那么重要了,要知道一个搞政治的女人,在长相上是一向不占优势的,具体参照现代

18、平叛(三) 。。。

天朝朝堂。试想,一个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人在外貌上有可能俊美漂亮么?就算是有在天天坐办公室也坐没了。

秦王继承了太妃的一切,聪明的脑袋,普通的相貌和一双爱笑的眼。而这些秦王觉得很满足了,拿上辈子一身病的羸弱身体一比。

皇帝察觉秦王在盯着他看,便抬起头望向秦王,“何事?”

秦王眼弯弯,笑了笑,“我在想,今晚粮草被毁的会有几方?”

听秦王这么一说的皇帝蓦然想起什么,召见了粮草官,让他领重兵把守粮草,晚上更是不能懈怠。

吩咐完这些,屋子里又剩下皇帝和秦王。

皇帝此刻也不再看地图了,也盯着秦王看。

皇帝从来没觉得秦王好看过,不过他也不喜欢长得好看的瑾王,总觉得他长得太漂亮是个祸水。皇帝也不喜欢宁王,因为宁王看起来太过于威武,给人很强势的感觉。算来算去,也就秦王让皇帝觉得看着很顺眼。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他自小和秦王相处得久一些的原因。

其实小时候,还是太子的皇帝和秦王要亲厚一些,而宁王和瑾王要要好一些。所以走到曾经的四位皇子如今两两对峙的局面,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宁王从小就喜欢跟在瑾王身后,把瑾王护得比谁都紧,这也是秦王爱捉弄他们俩的原因,见不得人家好。

瑾王自小就眼比天高,对皇位有企图是理所当然,而作为瑾王的忠犬的宁王自然也会跟着反。何况宁王的母妃当年有谣传是被当今太后害死的。

两个人对望了半天,都有些觉得无聊。

皇帝突然想起一件事,起身在桌上拿起一封信递给秦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