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目前我们独立师只有精兵万余人,即使加上军人眷属也不过三万不到,这八百里水泊完全可以容纳得下,似乎还没到向外铺开的时机。而且以我们现在单薄的兵力,如果再行分兵,如何应对接下来金兵的围剿?小王爷你也应该知道,随着契丹反乱的平定,金人将获得大量可以机动的兵力,这时分出去新建立根据地,实在是太冒险了!”

“师长明鉴,在下来梁山泊也有一年多了,由于闲来无事,常去金沙滩钓鱼,却意外地发现,每过一段时间,我钓鱼的位置就得向前挪一挪,这令我很奇怪。后来问过当地的渔民才知道,自从当年宋江等人反乱被官军剿灭以后,这八百里梁山泊的广阔水域就开始不断萎缩。我粗略地调查了一下,如今的梁山泊恐怕连方圆三百里都不到了吧。我想可能是由于这片水泊本就是洪水淤积而成,没有河流注入,所以才会这样。”,赵训抱拳躬身道。

“殿下不愧是读书人,观察就是仔细,末将来这里有些年头了,都没注意到这一点。”,石贵赞了一句,便话锋一转,“可是这么大一片湖泊,要完全干涸,没几十年时间是不可能的,到那时我们的使命早已完成,所以小王爷不必太在意。”

“金军不需要等到它完全干涸,只需湖水浅到一定程度即可,在下派人去量过,目前水泊的最大水深也不到三丈,平均水深才一丈出头。按照目前水位下降的速度,五到十年后这片水泊就会化为多个小湖和大片的沼泽湿地。”,赵训不等石贵接过话茬,抢着说了下去,“其实只要再过一年,他们应该就可以采用以稻草沙袋填埋的方式,开出一条通向梁山的道路来,那时可就难办了!”

“这我倒是没想到”,石贵也不觉沉思起来,但嘴里还是强辩了一下,“可那样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是很惊人的,为了对付我们这么一个小山寨,金人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吧?”

“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即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真正实力,估计最多也就派支精兵看住我们,到我们的地盘作战对金军来说太不划算了。”,赵训先是肯定了一下石贵的想法,给了他点面子,但接下来的话却令大家悚然动容,“可是据我们的情报显示,金军正在准备大举南下,而南下就需要强大的水军。可是北方并无多少适于训练水军的地域,而我们这里就是最佳选择。如今金人真的选择了我们这里,以他们的百万大军,我们能挡住吗?”

“不会这么巧吧?就算真是这样,但是我们宛子城高大坚固,即使是一般州府的城墙都比不上,再加上八百里水泊的阻挡,不习水战的金军就算派来十万,也难奈我何,再加上现在我们又有了床弩这样的防守利器,那就更是固若金汤了。他们若是真想南下,必然不愿意为了我们梁山泊这个小地方耗损太多兵力,所以小王爷您应该是多虑了吧?”,石贵不以为然地答道,看到赵训似乎还想辩驳,他又补充道,“就算金军到时候围而不攻,我们山寨的存粮也够一年之用,有什么好怕的呢?”

“梁山泊的确是易守难攻,可是您当初请求留下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替我们汉人训练出一支自己的骑兵来?可是这里四面环水,练水军倒很方便,练骑兵却极其费劲,光将买来的马带上山就够头痛的了,将来下山还得再头痛一次都一年多了,山上也才两三千骑兵,只够做斥候来用,所以建立新的根据地势在必行!”,赵训苦劝道。

石贵一时说不出有力的反驳意见,只得顾左右而言他。

赵训终于明白了石贵的心思,他从一个小小的副排长起家,历尽无数艰辛才有了现在的权势和地位,实在是不愿意再冒险了。年轻的赵训自然对石贵这种甘于守户的保守心态非常不屑,当即提出如果石贵不愿意的话,他自己也要出去。

“这可不行,殿下的身份何等尊贵,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末将怎么跟圣上交代啊?”,石贵连忙出言劝阻,他可不想自己辛苦得来的成果被眼前这小子的一意孤行而付诸东流。

“这件事我已经请示过圣上,他也赞同我的分析。目前我们独立师发展根据地有两个方向,一是派出精干人员前往山东境内的各大山寨,将其收编到我独立师旗下,并对其进行正规化训练。等到我们的总兵力超过十万之后,便可以各地同时起事,将山东从金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然后我们便可以接应圣上或是大宋朝廷的北伐军,即使不能灭尽金人,收复黄河以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赵训为了劝服石贵,不惜假传圣旨,可他的话才说了一半就被石贵打断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奔赴太行

“殿下的这一思路很不错,投入小,回报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