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亨等北方大汉蹲在一块,实在是像个小孩子似的。而这些大臣里边,似乎就这位兄台自己不知道名字。朱祁镇不由得问道:“卿乃何人,官居何职?”

“启奏陛下,臣徐有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听到了朱祁镇的问题,这名官员赶紧答道。

听到了这个名字,朱祁镇不由得一呆。“徐有贞,你是徐有贞?”

徐有贞看到朱祁镇如此表情,不由得心头狂喜,赶紧又拜下言道:“微臣正是徐有贞,陛下莫非不记得了,微臣宣德八年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正统二年进为侍讲,侍奉于陛下左右……”

徐有贞口才不错,至少把他陪伴在当年朱祁镇身边的事,嗯,事无巨细,几乎能一一道来,而且这家伙说到最后,还摆出了一副泪流满面的表情,说是当日朱祁镇陷落于那瓦剌之手后,他徐有贞那个悲催啊,望着北方痛哭流涕数天数夜,若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被家仆拖回去抢救,说不定他就会变成大明时代的第一根望夫石,呃,是望帝石云云……

徐有贞在这一番涛涛不约的长篇大论,那石亨等文武大臣,此刻却全都是一脸又妒又恨,嗯,一脸的羡慕妒嫉恨,仿佛如果这里不是崇智殿内而是一块捕猎场,怕是这会子徐有贞已经被石亨等人给剥皮分尸了都。

听得朱祁镇两眼发青,再看到了这群大臣们的表情,朱祁镇好不容易才强忍住要爆笑出来的冲动,这些大臣,还真是够赤裸裸的,当然,这位徐有贞的确很有才华,至少忽悠了这么久,说得是声情并茂,颇有后世演艺界大师的风范。

更让朱祁镇想不到的是,今天,居然遇上了这位向另一个历史时空的朱祁镇谏言,最终让那朱祁镇杀了于谦等诸多文武大臣的徐有贞。

最终,听得头皮发麻的朱祁镇也忍不住开口打断了那徐有贞滔滔不绝之言。“卿之忠耿,朕已知晓,嗯,朕心甚慰。不过啊,诸位卿家,朕是男人,更是大明的天子,俗语有云,一口唾沫一个钉,言出必行,方为君子所为。朕总不能转眼之前,又把自己说出去的话给生生咽回去吧?如此一来,那岂不是等于让朕自己抽自己的耳刮子?”

“这……”听朱祁镇这么说,这些大臣们也不禁有些哑然,也是,跟前这位终究是大明的天子,三法司会审,已然下了旨意,自己等人要是在行反对,还真如朱祁镇所言,让他这位大明天子自己抽自己的耳刮子。

“可是陛下,臣以为,郕王余党,可不止此十数文武。”这个时候,石亨清了清嗓子又再次进言道。

“哦?那朕倒是要听听,不知石卿还有何见教?”朱祁镇嘴角微微一扬,朝着那石亨颔首笑道,在那些大臣们的眼中,朱祁镇的表现实在是很符合一位善于纳谏的仁君的风范。

可只有站在朱祁镇身边近则的袁彬才注意到,朱祁镇放于膝上的大手握紧了之后,缓缓地松开,然后再次握紧,袁彬不由得暗暗摇了摇头,看向那石亨的目光里边多了几分的怜悯。

“真不知道这石亨是怎么想的,在草原上,随陛下荡平草原,已然建立了莫大功勋,而今,更是跟随陛下回京师,拥立陛下重登帝位,此等功勋加起来,石家上下,必有重惠。又何必如此。”

“更何况陛下早非昔日那位久居于宫闱,不谙世事的天子,他这么做,难道以为陛下真的分不清楚其用心不成?”

袁彬自朱祁镇被俘起,就一直追随于其身畔,焉能不知现如今的朱祁镇的脾气?朱祁镇看似和颜悦色,实则,怕是现如今已然着恼。

“陛下,臣弹劾原大同镇总兵定襄伯郭登、都督同知范广……”

“够了!”那石亨方说出了两个名字,就被那朱祁镇压抑不住怒意的喝声打断,石亨有些错愕地抬起了头来,就看到那朱祁镇浓眉一扬,犹如两柄利剑直挑发际。

“陛下……”

“石卿,你还把朕当成大明的天子吗?!”朱祁镇缓缓地站起了身来,并没有理会其他诸位臣工的目光,凝目直视着那仪表堂堂,颇有军略的石亨,沉声低喝道。

“陛下何出此言,您乃是我大明的天子,天下皆知。”看到朱祁镇那锐若锋芒的厉目,石亨呼吸不由得一滞,把头深深地埋下。

“既然你也知道朕乃是大明的天子,天下皆知,那朕问你,不斩郕王一党,此事无名?朕倒真想知晓,是什么事无名,难道在石卿、在尔等的心里,觉得朕当这个天子,名不正,言不顺?”朱祁镇缓步移前,目光缓缓扫过诸人,这句赤裸而直白的话让诸人心头一凛,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还敢抬着头,皆尽拜伏于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