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页)

“若不能混过总督大人,大人尽可将我拿下,只说我背着大人巧取豪夺,总督大人顶多责怪大人督下不严,待总督大人走后,大人可伺机放我出来,如此则可保全。”县令听了沉思不言,那甄金焕便又言辞恳切地说了一回,县令才勉强答应了,并千叮咛万嘱咐,如果总督责罪甚严,就如实相告,不可为了自己遭受大罪,教他于心不安。这番经过正巧被孙用来于屋顶听得真真切切,孙用来游历到此,早就听闻该县官种种恶行,因此日夜潜伏,凭着一身轻功巧劲,将县令暗室亏心之事打探得清清楚楚。那房子原来豪华气派,本是东乡监生王成多年辛苦经营而得,举家搬进城里后,又喜上加喜,为儿子王振娶了一门亲事,大喜之日竟意外请得县令大人,喜不自胜。哪知道这县令在新人敬他酒时见到这新媳妇生得妖娆百态,竟久久不能忘怀。而后又费尽心思,巧设陷阱,逼死人父,强**女,夺人豪宅,而这一贯罪行,竟然被他演说成孝道动人,诓陷人心,实在让人激愤难当。

孙用来见那师爷心事重重离开县衙,忙尾随其后,只见师爷返回家中便急忙令全家搬至县令豪宅中去,合家大小以为他深得大人器重也欣喜若狂,匆忙收拾起来。孙用来见了,赶紧上前制止,并如实相告。熟料那师爷入蛊太深,未能醒悟,于是孙用来只得掳走师爷,趁夜带他来到县令府上,打开墙中暗室,将县令所藏珍宝悉数给他看了,这甄金焕本一路挣扎要叫,只是被孙用来封了穴道,觉得浑身软绵绵的无力,叫又叫不出,心内却很清楚,及见了真相,才恍然大悟。翌日便举家逃走,躲过一劫,事后对孙用来感恩戴德,敬仰不已。数年之后考中举人,做了地方官员,清政府倒台之后,南方各地革命战火迅猛燃烧,甄金焕却一直坐守地方,在袁世凯及北洋政府的轮番上台之中保守一方安宁。

因有了这重关系,孙希桥便恳求叔父修书一封,托人交予甄金焕,请他施予便利,助许世英逃脱。这叔父本是个侠肝义胆之人,当即应允,并亲命长子孙璞护送许世英至广东。果然,许世英在孙希桥等人冒死相助之下,顺利逃往香港,直到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才又回来。

当然,这是两年之后的事了,而今孙希桥见许世英安全了,才放下心来,于是将父亲留在族中的基业打点完毕,托付与堂兄弟经营,自己便告别叔父,折身回到殷汇来。

☆、第七章

孙希桥再回到殷汇时,家中已是另一番光景了,究竟如何?咱们暂且不说。且从孙希桥撇下一家老小,冒死护送许世英逃脱开始说起。

许世英避难到孙家来时,恰值5月月初,孙希桥见故人落难,心中不是滋味,得知许世英意欲逃亡香港时,心下立即想起叔父孙用来,一时间觉得自己对朋友能有一用,便豪情高涨起来,当即交代了家中诸事,带着家下最机智果敢的几个仆人,护送着许世英逃走了。不料他们才走几天,孙传芳的一个团长就带着一队人找到孙园来。别说进门时如何猖獗了,且看这一队王八骑着大马闯进殷汇镇上时有多霸道吧。一队军,人蹄抢着马蹄穿街而过,踩过之处,路边菜农的匡篓践踏如泥,街边掩门不及的店铺,一扫而尽。街口两列兵设卡立哨,街尾一排人持枪封道。殷汇镇上的老百姓哪里见过这样场面,个个惊慌失色,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农,本来得了好收成,高高兴兴挑了一担子蔬菜,指望着赚两个铜子儿,想不到碰见这帮匪兵,被踩成了一滩菜泥,心疼不已,竟然放开嗓门哭骂起来,他就近的一名兵听见了,转身来到他跟前,一脚踢翻他,然后举起刺刀,俯身一捅,接着拔出来,整条街上便再没了声音。

那团长带着人径直闯进孙园去,进门时嫌那院门矮了,也不下马,指着副官带步兵进去,不一会,孙家一家老小都被押解出来。

孙家那老父老母哪里经得住折腾,被兵匪们押出来扔在地上,往前一滑就顺势跪下了,孙希桥的夫人此时也顶着大肚子战栗不已。匪官见地上老老少少的跪满了一地,便开口问道:“谁是孙希桥?”众人不敢应答,副官见状将手一摆,兵士们立即举起枪,将子弹上膛。孙父听得子弹上膛的声响,忙抬头讨饶:“犬儿不在家中,敢问官爷找犬儿贵干?”那团长听了立即下马,扶起孙希桥的父亲,笑着说道:“孙老哥快请起,因奉孙大帅之命,缉拿许世英。听得令郎与许贼交厚,特来问问,或许有那贼人下落。”这一番举动,让地上跪着的人们稍稍觉得放松些,然而孙父却感到一股寒气逼人,反而更加惧怕,于是也不敢抬头看他,只故作镇静地回答:“大帅厚爱,然而小犬不日前已经启程去了赣南祖籍,不知几时才能回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