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各位爱卿所言也正是老太傅和郑忧虑之事。筹建的新军三十万,本就是准备防备突勒克进攻,可现在中州突然大变,兵力部署成为了大问题。”景帝将盘着的退放下了炕沿,坐直了身子。

从看了信后郑雷一直在思考着什么,此时诚王爷说道,“郑雷,新军是你带的。各郡的兵力部署你也清楚,你看如何调配兵力。”

郑雷一愣,没想到诚王爷直截了当的说到。郑雷清了清喉咙,“局面已经是这样了,手里的兵也就这么多。先解决燃眉之急我认为是重中之重,首先,北线燕郡与晋阳郡的增兵势在必行,晋阳郡有地势优势,增兵五万,潘将军手中十四万大军,不出意外晋阳郡铁桶一般。燕郡一马平川,如若让突勒克进了关,整个燕郡易手,我国只能退居黄河一线。增兵最少十万,阻突勒克人于关外。南线各郡兵力分布平均,有长江天堑阻隔,就算鹰派野心勃勃,攻我齐国也不易。增兵五万,驻守各大渡口足矣。但不足以救援南梁朝廷。我手里还有十万兵,五万留守巩县,保护洛口仓,也可增兵虎牢,另外五万,驻扎新安,包围洛阳西面,静观关中动向。”郑雷不愧“儒将”之名。

郑雷将心中想法说出,众臣就国库钱粮与流民问题纷纷附议。大的框架呼之欲出,具体安排还要等皇上拍板定案。此时一位公公推门而进,“皇上,燕郡急奏。”

“快呈上来。”景帝急道,郑老也坐直了身子。

皇上凝眉细读后,“郑风大将军的性命保住了,但受伤很重,突勒克大军进攻在即,郑风大将军让朝廷派火速派人接过北线防御重任。”郑雷和郑老提着的心算是放下了。林海却想诚王爷看去,诚王爷微微点了点头。林海明白诚王府的侍卫及时赶到,救了郑风将军一命。

“刘乾,要做好一切准备,保证北线军需,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流民问题,尚书省要提前安排,具体方案拟个折子。德中,密切关注梁国与蜀国的动态,尤其是关中的动态,一定要准确详细。”景帝下达口谕。

“遵旨。皇上放心。”二人领命而去,随着刘乾走的还有户部尚书。

“朝晖,给西南各郡郡守下令。密切关注流民问题,如有大量流民进入我国,紧急情况急奏朝廷,保证各郡稳定。春耕季节大意不得。”景帝继续安排着。

“遵旨。”吴朝晖领命而去。

“云峰,兵部快速呈上各郡主要兵力分布情况,已备重新调配兵力。”景帝未雨绸缪,现在的兵力分布不可能适合战时需要。

“遵旨。”李云峰缓缓推出政事堂。

“郑雷,新军操练情况郑甚是欣慰,三省临时衙府会配合新军时刻准备调动。你暂且留在洛阳,等待命令。”景帝难得露出了一丝微笑。

“老太傅,您昨夜已经入宫,耽搁了这么长时间。郑风将军性命无忧,您也可以放心了。您夜里跟我说的问题,我明白了。自会衡量利弊。”景帝对于郑老恭敬异常。

“那老臣就先回府了。”郑老准备起身,郑雷上前搀扶。

“老太傅,回去多多休息,不要太担心。”景帝安慰道。郑雷扶着郑老向外走,回头看到林海面无紧张之色这才放心走了出去,毕竟林海第一次面圣,他怕林海有什么差池。

“林海。”景帝声音低沉,显然压力很重,但语气十分和善。

“林海,叩见皇上。”林海上前行礼。

“平身吧。”林海站了起来,景帝说道,“你的虎贲营的情况,诚王以向我详细汇报,也说明了你有提前北上之心。郑准了你的请求,并给你一道手谕,如有特殊情况,你有独自行军权力,不受戍边主帅管制。”

林海一愣没有想到皇上会给他如此大的权力,头微微向左偏去,看向诚王爷。

“接旨吧,你看我作甚?”诚王爷笑道。

“遵旨。”林海接过了皇上的手谕。

“突勒克人凶残狡猾,处处小心为上。”景帝嘱托着林海,林海这虎贲营可以说是针对突勒克精锐而建立的,景帝对虎贲营寄予厚望。

“林海,你先去诚王府,安排前往晋阳郡的人已经候命了,你去和他们谈谈,你对晋阳郡情况熟悉。”诚王爷自始自终都很沉稳,没有显出一丝的慌乱。林海退出政事堂向诚王府行去。

“诚王,你对老太傅所有的事情怎么个看法?”景帝问道。

“郑老头的担心不无道理。大皇子为皇后所生,为人沉稳,又有梁国做靠山,自认继位者非他莫属。这梁国一乱无形中大皇子的靠山却成了齐国的负担,他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