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部分 (第2/4页)

的汽笛声传来,更给整个现场带来一股子写意的气息。

看着万人攒动的场面,荣少亨敢肯定,整个香港市的民众几乎都拥到了这里。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大广场之上,举袖成云,呵气成雨。

“荣少亨先生,我还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规模的首映式,也没有和这么多人同时看过一部电影。”戴安娜王妃的老爸爱德华伯爵拽着荣少亨,低声说道。

“伯爵大人,这就是东方之珠——香港,这就是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荣少亨指了指周围。充满了自豪。

“在电影这方面,众所周之,香港是个产量很大的地方,而作为香港后背的英国却十分的落伍。不说香港,只说我们英国和美国的电影,美国比英国做得好多了。如今世界上只知道好莱坞,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英国电影。英国的电影人才,也基本上不在国内发展,只要他们有机会,就会去到好莱坞,我昨晚看了一下好莱坞一些有名的人的履历。发现其中很多都是英国人,像休·格兰特,还有出演过《007》的那个老牌影星肖恩康纳利,就是英国电影人。可惜,他们现在都跑到美国去了。”爱德华伯爵开始絮絮叨叨地和荣少亨聊起英国的电影情况,而看他的表情,显然对于伟大的日不落帝国的电影产业感到很伤心很失望。

“荣少亨先生,英国电影现在不仅落后于好莱坞,也落后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不管是法国还是德国。不管是意大利还是瑞典,电影都比我们英国发达,就连香港这里的电影艺术水平也比我们英国强多了。英国电影的影响力,根本就和我们英国这样的一个大国不相称。每次想起这个,我就很难过。”爱德华伯爵侃侃而谈,直到这个时候荣少亨才发现这位高高在上的英国世袭贵族竟然对电影有着很深的见解。

“荣少亨先生,你认为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英国电影止步不前呢?”爱德华伯爵看着荣少亨,态度很认真。

荣少亨顿时笑了起来:“伯爵大人,这个问题可太大了。我只能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英国地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在这一点上。是不比美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逊色的,但是英国的电影却始终没有什么表现,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请说,请说。”爱德华伯爵竖起了耳朵。

“首先,英国不像美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有着良好的电影传统和成熟的电影产业。电影传统在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以及美国。都有着良好地传统。民众的电影素质和欣赏水平普遍很高,电影人才辈出。英国在这方面显然就有所欠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电影的重要性。此外,美国、法国等国家,电影已经走上了十分成熟的产业化、专门化的道路,像美国的好莱坞,有着成熟的电影发展模式,各大电影公司之间也形成了十分良性的竞争和发展,英国就不行,不但连基本的电影基地都没有,电影公司也小得可怜,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自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多大的影响。”

“说得好!那第二呢?”爱德华伯爵一边吩咐收下把荣少亨的话记下来,一边追问道。

“第二,我觉得是英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在电影上投入地太少,民众的意识不足。欧洲各国,政府很看重电影的发展和作用,纷纷下大力气发展电影事业,法国每年都举办嘎纳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在电影建设上也是下足了本钱,连俄罗斯都认为电影是最重要的艺术并把电影的发展纳入到国家任务中来,再看看你们英国,从上到下对电影的投入明显不足。不投入,就不可能壮大电影业,不可能让本国电影公司做大做强,国家不为电影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电影就会畸形,电影人才自然会流失,这是必然的事情。”

“第三,我觉得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电影的冲击。英国和美国在文化、语言上想通,这在交流上是好事,省却了很多麻烦,但是对于电影来说就不是好事了,英国人现在看地电影中,有百分之九十的电影都是美国电影,英国地银幕上都是美国发音。你们已经陷入了惰性之中。认为有那么多美国的好电影在,根本不用晚空心思拍摄本国的电影。这种想法,在英国大有市场,而恰恰是这种想法,极大地阻碍了英国电影地发展。你们把好莱坞地电影下意识地等同于你们的电影,带来地结果是,好莱坞的电影发展了,占据了你们国内电影的绝大部分市场,而你们本国的电影却正在走向衰落和消亡。”

“当然,我说这个。不是说让你们英国人拒绝美国电影,而是让你们应该清醒地看问题,努力发展本国电影,拍摄出具有本国特色地作品,而不是跟在好莱坞后面充当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