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适应这种生活。

如果他不能适应这种生活的转变,那么刘兴华宁愿让他,当个猎户村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青后生。那样的生活,或许更适合他。军人就必须学会铁血跟冷酷!

相比猎户村基地,还能允许一些百姓进入走亲访友。清风山基地,却真正成为一座军事基地,严禁任何非安民营的人进入。

在整理完清风山基地后,远在瑗珲城的莫拉乎,派人传来急信。告知刘兴华,过几天瑗珲副都统凤翔,将带领手下的骑兵队,还有五百迁居百姓抵达漠河。

对于这个消息,刘兴华将清风山基地,交给葛依乎管理。亲自带领,扩充到三个班的警卫排,快马加鞭赶回猎户村,准备迎接拥有对安民营统辖权的凤翔到来。

这段时间,莫拉乎在瑗珲城,几乎每隔三天便会托人给他送来信件。通过这些信件,刘兴华也知道,凤翔似乎听从他的建议,开始不断派兵四处剿匪。

正如刘兴华预料的那样,瑗珲的百姓跟商旅,对于边军派兵剿匪可谓夹道欢迎。让刚上任的凤翔迅速收获民心时,这位独掌一方的都统,也看到了剿匪带来的效果。

先不说从剿匪中得到的缴获,单单这段时间缴获到的步枪。便让凤翔营中使用冷兵器的士兵,终于全部换上了火器,那怕武器五花八门,却终归背上枪了。

而剿匪收获的民心跟功绩,让凤翔打算再扩充两个营的边军。而这两个营的武器,凤翔算打算从刘兴华这里换,装备两个全沙俄制武器的步兵营。

虽说私自扩军,多少有些触犯朝廷律法跟军制。可凤翔本身就是黑龙江将军寿山的心腹,手上多有些兵,也能保证边境有事时,能多一些反击制胜的把握。

除此之外,瑗珲的边军本身一直缺额。碍于武器跟饷银的短缺,不少副都统只能吃空饷。象凤翔这样扩充军队的的都统,还真是比较少见。

可剿匪得到的物资跟金钱,终于让凤翔腰包鼓起来。加之瑗珲的百姓商户支持,每次大军获胜,都能得到一些所谓的犒赏慰问物资,扩充两营凤翔觉得撑的住。

最近边境的局势日趋紧张,凤翔非常清楚,兵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多两个步兵营,或许到了大战开启之时,他便能多几分胜利的希望。

此次亲自带百姓迁移漠河,凤翔也觉得。想看看刘兴华训练的安民营,到底是什么样子。其次,他总觉得刘兴华是个大材,多交流一下看法,或许有助他统领边关。

其次,从黑龙江将军府下达的正式任命,也已经抵达瑗珲。安民营这个团练队伍,也算正式成为朝廷军队的一支民团。身为边疆将领,他有权对其视察一下。

当然,如果不是凤翔非常看重刘兴华。这种视察跟宣布民团成立,根本用不着他这种二品武官亲置。可凤翔觉得,如果他不来,想见到刘兴华又不知何时。

这段时间,有关漠河的事情,他同样听到不少。安民营在漠河进行的几次剿匪,同样令凤翔觉得。有必要来看看,这支刘兴华训练的民团,到底是不是如漠河人所说的那样精锐!

第九十九章 军心与民心

自从漠河的百姓,知道猎户村拉起一支队伍,便一直关注这支队伍的动静。此次刘兴华带兵再次围剿清风山胡子,同样令漠河百姓跟官府期待。

清楚有些事情宜早不宜迟,刘兴华替赵三里治好伤,立刻安排人手清理山寨。将梁老三重新修整过的营房,全部给接管了下来,将这里正式接管下来。

待到武器俘虏还有同样不菲的缴获,全部清理完毕。不论死的伤的还是活的,刘兴华都让秦林带着二连,将这些胡子全部押至漠河城,交给周勉这位总办处置。

对于刘兴华而言,前次瑗珲之行,让他跟管辖漠河的军政大员,有了进一步的关系。如今城里的周勉,不说找他的麻烦,而是要小心刘兴华去找他的麻烦才对。

将这些他留着没用,全杀了多少有些作孽的胡子,全部拉到漠河城交给周勉处置。一来涨了安民营的士气,二来让周勉也觉得脸上有光,以后对安民营发展不做任何置评。

当秦林在入夜时分,拉着一大群胡子,再次抵达了漠河城门口时。这里又变成,漠河百姓看热闹的聚集地。那位矿务总办大人,同样觉得高兴又无奈。

高兴的是,瑗珲副都统凤翔刚刚下令,瑗珲治下各城官军。最近这段时间要着重清剿境内匪患,还治下百姓一个安宁的环境,让边境商贸走的更顺畅一些。

接到这条命令时,周勉还觉得有些棘手。毕竟,他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