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周明愈却很感兴趣,既然要不到拖拉机,那免费拉两辆这个犁铧回去也好啊,看看能不能改装一下。

或者,把那两个大铁犁拆下来别用也好啊,反正白给的!

相玉亭听他感兴趣,笑道:“走,领你们去看看。”

他们跟着相玉亭去了仓库,看那里果然停着五六辆双轮双铧犁呢,可不是个小家伙,五六辆还是很占地方的。

周明愈过去看看,那铁犁质量真心不错,除了太重还真是好东西!

他就给周诚志使眼色,想让队长要两辆回去试试。

周诚志虽然不知道他咋想的,不过他们几个老头子都看好他和莫茹,觉得他肯定有什么办法,就厚着脸皮跟相玉亭道:“相书记,要不俺们就拉两辆回去试试?”

刚才还说人家忽悠他呢,这会儿又要,周诚志觉得自己这张老脸被自己打的真是啪啪的。

☆、第182章 大本事

相玉亭却是个好脾气的,笑道:“周队长要是你们能充分发挥这双轮双铧犁的作用; 那可真是大好事呢。”

中央下令推广半机械的双轮双铧犁; 各地都有相当大的任务,不过最后还是一场浪费; 相玉亭也很无奈。

他觉得如果有动力,这犁铧还是很好用的; 只可惜绝大多数生产队没有那么多大牲口用,所以这半机械的东西反而成了累赘被人嫌弃。

在周明愈和周诚志告辞的时候,相玉亭还关心地问几句先锋大队的事情; “食堂都还好吧; 没有什么问题吧。”

周诚志不知道他什么意思,自然说好好,一切都好。

相玉亭笑道:“你们大队也奇怪,既有全县第一的生产队; 也有全县倒数的。真该好好研究一下。”

周明愈心头一跳; 周诚志也是紧张得很。

相玉亭却又不多说; 笑着让他们赶紧回去搞农业生产。

周明愈几个把这两辆双轮双铧犁拉回村的时候; 恰好被陈福海看到,他是知道周诚志去公社申请机械的事儿; 所以一直瞅着南路口; 若是看到传说中的耕地拖拉机进门就死活缠上去。

结果他就看到他们拉了两辆这玩意儿回来!

陈福海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说周队长; 你这是干啥呢?你稀罕这玩意儿你早说啊; 俺们队扔土高炉里好几辆呢。”

周诚志瞥了他一眼并没有搭腔; 赶着驴车去地里。

这让陈福海很没趣,有一种自己太蠢没领悟人家高深计划的感觉,人家二队是啥啊,全县工分值第一啊,大家都一毛两毛的时候人家一块零九分啊。

也许,他们真的能好好利用这蠢笨的铁犁呢。

周诚志和周明愈直接把犁铧拉到地里去,这时候地里忙着春耕呢,所有牲口不管是骡子、牛、驴的都要上阵。

队里的牲口都是当初合作社的时候从社员家集中起来的,原本一共有三十多头,可惜队里养不了那么多,周诚志就开会商量,留下最健壮的十二头,另外二十多头都卖掉。

当然,这时候也没私人敢买,而生产队自己都有也不会买别人的,最后只能卖给供销社的屠宰组。

而其他很多生产队没有卖,一开始全都养着,后来就越来越瘦,或者生病,最后死伤大半,全都让社员们吃掉。

现在一队还有九头牲口,三队四队合起来有十头。

二队十二头牲口要耕地都紧张吃力,更别说其他队,基本也都要男人们帮忙的。

一头牛配个在前面拉纤的男人,一个扶木犁的,这么忙活一天,最多能耕地三亩。

像这种去年秋天没有深耕过冬天又被冻得结结实实的,也就耕两亩,有些弱点的牲口一亩多。

按照理论说这个双轮双铧犁能耕地六亩,可它至少要两头牛来拉梨,甚至要三头。

最大的问题是铧犁太重牲口们使力不均,有一点配合不好,其中一头牲口就负重太大,另外一头要么偷懒要么耍赖,直接往地上一趴不肯走。

所以要想轻松自如,甚至要三头牲口,那又不如一头拉一具木犁,三头牲口下来一天也有六七亩地耕完。

二队因为地种的好,牲口比其他队养的也好,个个膘肥体壮,要说拉这铁犁也不是拉不动。

他们研究着把这笨重的犁铧套上,用两匹最健壮的大牛拉犁,开头十来分钟倒是很好,哗啦啦地一翻就是两垄,又快又好。

很快问题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还是牲口们不配合,那头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