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部分 (第1/4页)

“当今陛下起初创业艰难,受尽苦难,被他人所耻辱,更是数不胜数。但陛下却多能忍辱负重,谋而后动,故能屡屡以少胜多,歼灭中原各地诸侯,创建大魏基业。你乃我大魏世子,深受陛下厚望,如今此等小辱,你却都如此大动肝火,日后凭甚把持朝纲,统率天下!?”

贾诩字字铮铮,掷地有声,曹丕听得脸色连变,闭起眼眸,长吸一口大气,那不知何时紧紧捏着的拳头,逐渐松开。而当曹丕放下仇恨,忽然觉得胸膛廓然开明,浑身有说不出的平静。待曹丕缓缓地张开眼眸,眼中之景霍然不同,毕恭毕敬,凝声向贾诩谢道。

“太傅此番教诲,丕受用无穷。此大恩大德,丕没齿难忘!!”

贾诩见曹丕眼中的恨色尽去,变得清澈明朗,隐隐发亮,脸上的厉色顿消,扶须而笑。

“哈哈。孺子可教也。若子恒能谨记为师今日所言,取其精髓而用之,日后成就,绝不会逊色于当今陛下!!”

在一边的荀攸默默地看着贾诩对曹丕的教诲,心头不禁一阵蠕动,暗暗叹道。

“贾文和不愧是世间罕有天纵之才,就凭适才一番言论,若是世子殿下能领悟其中七、八,已是一生受用无穷矣!!”

而就在荀攸惊叹的同时,曹彰、郝昭眼中皆是迸发精光,似乎皆有领悟,至于许褚听懂了小半道理,后来听贾诩咬文嚼字,听着听着,宛如听天书似的,急得直在搔头。后来贾诩又向曹丕问起,为何会来了此处。曹丕遂便回答。原来曹丕败退永安后,便引一众残兵败将往江陵而去,沿途中却听闻曹操早已起军渡过了长江,杀入了南昌。曹丕遂往三江口赶去,待到了三江口时,正好遇着曹操遣去通报贾诩的将士。曹丕截住便问,知得其父欲教贾诩从合肥屯兵,进攻丹阳。

曹丕心想,自己败于文舜之手,三万兵马几乎折尽,若是此时去见其父,以其父的严厉,必免不了一顿责备处罚。于是曹丕便决定主意,去投奔其师傅贾诩,望能戴罪立功。随后,曹丕与众人商议,遂整备残军,补给完毕,便立即望合肥进发。

当然曹丕心里的算盘,并无与贾诩细说。不过贾诩眼光何等毒辣,曹丕的小心思自然瞒他不过,淡然笑道。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徐盛笑搙虎威(上)

“陛下令我夺取丹阳,时下我麾下正缺骁勇将士,子恒你等前来,却是解了我燃眉之急。”

贾诩此言一落,许褚、曹彰、郝昭等将皆是心头一喜,皆起身拜道,愿以效命。贾诩笑容可掬,向各将逐一施礼,随后目光望向荀攸,正欲相请。荀攸精神一震,起身时,忽然面色一变,一阵剧烈咳嗽。原来荀攸身上病情尚未痊愈,后来连番奔波,更是使得病情恶劣。贾诩还有曹丕等人连忙赶来看望。贾诩见荀攸面色惨白无色,生机极弱,心头一颤,正欲张口。荀攸暗暗向贾诩投去一个眼色,又摆了摆手。贾诩心里明悟,眼中露出几分悲怆之色。曹丕却是急道。

“荀公病情未愈,不可轻动,不如且留在此处,好生歇养,静候我等捷报如何?”

荀攸听了,长叹一声,遂望向贾诩,语重心长谓道。

“如此便劳费太傅了。”

贾诩重重颔首,遂唤人请来大夫,为荀攸诊治。

到了次日,贾诩早作调拨已定,遂令许褚为先锋,引八千水军,先渡过江口望丹阳进发。又命曹丕兼之曹彰、郝昭等将引一万兵马为中军,随之进发。贾诩自引剩余兵马为后军押辎重而往。贾诩军令落下,三军齐动,一艘艘大小船只,在江上驶动,旌旗飘扬,擂鼓大震声势浩荡。

且说,诸葛瑾据守丹阳,屯兵八千,此下听知魏兵三军杀来,急聚众商议。平西将军徐盛慨然而出扯声喝道。

“丹阳乃东吴之门户,如若有失,则吴郡危矣。更兼前番听兵士来报,魏寇已然杀破南昌,正望南昌北上来犯吴郡。若是我等此处失守,两路魏寇夹攻吴郡,纵然吴郡有铜钱铁壁,亦难守矣!!”

诸葛瑾闻言,眼眸一眯,面色肃然,颔首应道。

“此论正合吾意。徐将军可就引三千水兵从江中去,我随后令引军,前来接应。但听号令,一齐进兵。”

徐盛得令,即引三千水兵,分作三十只船,即日出发,先望江口而去。且说许褚引八千水军,来至丹阳对岸,刚设立营寨,忽报水上有三十只战船来到。许褚闻言,出寨视之,见船将次傍岸,每船上约有百人。许褚看了一阵,哈哈大笑,谓与诸将道。

“吴贼此来,不过三千人耳,何足惧哉!大军初来,正是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