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部分 (第1/4页)

、贾诩等绝世谋士相辅,麾下典恶来、许虎痴皆非等闲之辈,若无意外,不出一年间,荆州必破。倘若唐王不能在此间,攻克西川。曹操定会趁势长驱直入,杀入东吴,即时唐王纵能得之西川,亦难抗曹魏之势。”

戏志才闻言,脸色连变,这庞凤虽是脾性桀骜,但凭这一席话,便足可见其见识不凡。戏志才皓目烁烁,沉声问道。

“若是如此。不知足下可有大策助之唐王?”

庞凤灿然一笑,凝声而道。

“我自有妙计,不过所谓不在其职,不谋其事。我如今不过一区区小吏,当自顾其事,不可多言道说。”

戏志才闻言,面色沉着,瞰视着庞凤说道。

“足下此言差矣。你即取国之俸禄,当应竭力而效。岂能于私而忘公耶!?”

庞凤听了,哈哈笑起,却不是不做回答。戏志才深吸一口大气,沉吟一阵,遂又问道。

“那依足下所见。西唐当以何为盛哉?”

庞凤那双黑眼蓦然射出两道精光,脸上笑容渐止,沉声而道。

“如今天下祸乱已久,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西唐方欲兴风俗,长道业,而得盛荣,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庞凤此番言辞一落,戏志才面色大变,心中称叹不绝,出言赞道。

“足下此番高论,某当谨记肺腑。”

庞凤闻言,笑了笑,忽然在戏志才耳边低声数句。戏志才脸色连变不止,这庞凤竟然道出了他的身份。戏志才心里一沉,急又低声而道。

“足下高才,更胜与某,某愿竭力荐之。”

庞凤听言,摇首一笑,叹声而道。

“明公名扬天下,神智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某虽胸怀救济天下之策,但却未能遇之明主。入仕之事,某实不愿暇手他人,便不劳明公费心。但若有识得我才者,某自当效死而报。”

戏志才皓目微微眯起,目光炯炯有神问道。

“足下这般才学,岂会是等闲之辈。不知足下可愿告之名讳?”

“哈哈。实不相瞒,庞凤确非某之本名。先年各地诸侯,慕名而相请者,却无一真心相待。大多却都是以貌取人之辈。所谓盛名,亦不过闲人道说罢了。若无真心所奉者,某宁愿以此名示人。”

庞凤虽是在笑,但语气却有着几分苦涩、唏嘘,戏志才闻言,不由一愣,看了看庞凤那奇丑无比的面貌,心中亦是明悟。两人饮至通宵达旦,庞凤临走前,戏志才问之,若唐王亲自来请,可愿出仕。庞凤却答,尚未是时机。戏志才便问何时。庞凤在戏志才耳边低声数句。戏志才眼中起了几分异色,回过神来,庞凤早已大笑而去。

且说,当下戏志才将前事告之。而当时庞凤却早有预料,西川战事必会交着不下。庞凤有言,到时若唐王无计可施,帐下谋臣束手无策。那时戏志才便可道说他此人之事。文翰闻言,刀目微微眯缩,脑念电转。此时戏志才目光望来,两人眼神交接,似乎都有相同思虑。文翰脸色沉着,张口问道。

“依军师之见,此人是何许人也?”

戏志才灿然一笑,凝声而道。

“若某所猜无误,此人必是与‘卧龙’诸葛孔明齐名者,‘凤雏’庞士元也!!!”

“哈哈。军师所猜与孤却是不谋而合!!!”

第一千七十七章 古怪丑汉(下)

文翰闻言大笑。此时,关羽面带疑色而道。

“大王近年几乎派人寻遍天下各地来寻索此人,更下以重金,但能知得庞士元消息者,便可赏金百两。这庞士元竟知大王如此费力寻索,必然对其赏识无比。可他为何却宁愿在汉中当以小吏?”

“关公有所不知。庞士元此人生性孤傲、古怪,且又长得奇丑无比,昔年所遇君主,却都是以貌取人之辈。因而如此,亦也难怪。当日某与他共饮一席,席中此人高阔妙论,皆乃金石良言。某自甘不如。当初某欲推荐,其却道言,如若这般,似乎专藉荐书来干谒矣。可见此人,重于交心,若主公能使其倾心。彼必效死而报。此等大贤,主公万不可有所怠慢,当应亲自请之。”

戏志才凝色而道。文翰闻言,心中激动无比,颔首应道。

“若此人果真是庞士元,实乃当世人杰也,岂可屈才。孤当应速往请之。”

文翰此言一落,帐内诸将脸色连变。关羽急出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