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2/4页)

人忽然低声问道:“张兄,你我曾共事过,咱们性情相投,李某从未把张兄当外人,有一件事还请张兄见教,希望张兄不要介意。”

“郎中请说,下官知无不言。”

“适才杨侍郎邀请李某小酌,不知杨侍郎此举是何意?按说他乃上官请吃酒也得我请他才是,为何他主动邀请我呢?”背后议论别人乃是忌讳,所以李潜在询问之前才向张希元说出那番话免得张希元误会。

张希元听到李潜的询问微微一笑,“郎中怕是不知道,很多同僚都知道你乃是太子殿下的红人,日后太子登基你定会前程似锦,所以先与你结下交情自然有好处。”

李潜不意自己和李世民的关系竟然有这么多人知道,暗暗有些吃惊。不过他也明白了杨德中为何这般殷勤。李潜笑笑自嘲道:“哪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若跟太子说上两句话就算是他眼中的红人,这岂非太想当然了?太子一向都是赏罚分明的。”

张希元摇头,“说句冒犯的话,郎中你今年不过二十,似这般年龄在军中任郎将、中郎将的大有人在。可在六部九寺之中这般年龄最多不过是个主事,甚至是令史、书令史。你到兵部任郎中若是没有太子的鼎立支持只怕绝无可能。”

李潜没想到张希元竟然推测的这么准。他想了想诧异地问:“为何一定是太子呢?难道不可能是陛下吗?”

张希元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才低声道:“郎中想必心中早已明白,陛下只怕有心无力。若说你是裴相的人下官还有几分相信。只是看你与杨侍郎之间并不熟识下官就知道你不是他的人。因为杨侍郎就是裴相的人。”

李潜一愣,他没想到杨德中竟然是裴寂的人。那杨德中邀他饮酒有何企图?是裴寂想挖李世民的墙角,还是杨德中觉得裴寂这艘船不保险想跳船?

李潜想了一会没想明白便打了个哈哈,“算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赶紧过去吧。劳烦张兄多多指点,李某也好早些熟悉事务。”

张希元带着李潜来到办公的地方,这地方只是兵部的一个偏院,院子呈狭长形,东西方各一排房子正北面有五间房。张希元指着北面的房子,“左边的三间便是郎中的公事房,右边两间是下官的。东西厢房乃是各位主事与令史、书令史、制书令史等人的公事房。”

李潜来到自己的公事房,看到里面的陈设极为简单,就一张榻一个矮几,几个垫子和四个书柜,书柜上了锁还贴着封条。另外还有笔墨纸砚以及一些日用器具。

李潜看了看非常满意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比南衙那边强多了。那里连个几案都没有。”

张希元笑笑,“南衙那边不过是应个景,那些将军们点了卯便自己找乐子耍去了,怎能和事务繁杂的六部九寺比?咱们司的条件在兵部是最好的,其他司因为要存放的东西多占用了很多房间,郎中也只有一间公事房。有的司郎中要和员外郎主事们在一起办公。”

李潜笑道:“那样也不错啊,有说有笑挺热闹。”

张希元一笑,“热闹肯定热闹,有说有笑却未必。”

李潜立刻明白张希元话中的意思。职场之中肯定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关系非常融洽的集体肯定非常少,反之,不融洽甚至矛盾冲突剧烈的才是常态。

李潜点点头立刻岔开话题,“这书柜为什么上了锁还贴着封条?”

张希元从腰畔解下钥匙,“这里面都是各州府、牧场、驿站牛马牲畜的凭籍乃是咱们司的机密资料。前任胡卿铨郎中离任前与下官仔细盘点核对后上了锁签署了文书,并将钥匙交给了下官。今日郎中上任下官要与您交接。等你核对无误签署文书后钥匙就交给您保管了。”

李潜点点头,“那就有劳张兄了。”

张希元并未直接撕去封条开锁而了告了个罪出门去,不多时便与谢慎思和何岳一同回来。张希元道:“按例交接应有见证。上次胡郎中与下官交接时便是谢、何两位主事见证,今日与您交接下官请他们两位见证,您看可合适?”

李潜点点头,“自然合适。”

张希元见他同意上前揭掉第一个书柜的封条打开锁。李潜看到里面的文书都用函匣装着,函匣缝上贴了封条。张希元从书柜中取出一张纸,道:“这是上次下官与胡郎中交接的文书,请您过目。”

李潜接过一看,上面详细记载了文书的种类、数量还有四人的签押。这次交接只需拿着这张清单核对柜子里的文书就可以了。李潜点点头,“那就劳烦诸位了。一会李某念张员外取,谢、何两位主事核对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