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 (第2/4页)
的一次利益冲突,特别是美,中,欧三方之间的相互依靠,以及相互制横的一种表现。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中美即使都想挟制欧洲,避免因为欧洲的崛起,自身受到影响与危害,但是中国与美国都不愿意正面与欧洲抗衡,因为这将会把这支巨大的力量推向另外一边。所以,这场战争中的关系非常复杂,特别是美中欧三方之间的联横与合纵,更是激烈刺激,精彩纷呈。
美国的战斗机是在英阿海军第二场海战之后一周达到的,而此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前线联合打击海上基地”的建造计划,并开始在泰利斯等几家造船厂进行最后的建造准备。随同美国的战斗机到达的还有20多名美国的军事人员,这是按照合同规定,前来协助英国完成战机部署任务的美国工程师。
英国只是派了空军部的一名中校前去接应这批战机,而对于美国提供的军事人员,却谢绝了,并且让其马上就坐上了返回美国的班机。英国参加了F…35B的研制工作,而且在这种型号的研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英国人非常熟悉这种战机,也有不少的英国试飞员曾经到美国去驾驶过这类战机。在洛克希德公司还在研制的时候,英国飞行员就全程参加了试飞工作。所以,现在英国并不需要美国在人员上的帮助!
其实,英国是有自己的担心,随着EF2000战斗机的大批服役,欧洲空军已经开始逐步摆脱美国武器,用自己的装备武装了起来。现在,不但英、德、意、西、荷五个参与研制的国家购买了800多架EF2000,现在,希腊,丹麦,比利时,挪威,葡萄牙,奥地利,罗马尼亚都表示将购买EF2000,作为本国的主力战斗机。另外,保加利亚,波兰,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也表示将考虑购买EF2000,以此加强欧洲一体化进程!而此时,美国派遣军事人员到英国来,恐怕不仅仅是要帮助英国,还想要获取EF2000的尖端技术,以此来挟制欧洲吧!
虽然EF2000在初期的单价高达8000万美元,如果算上预研费的话,恐怕每架的成本要达到1亿英镑,这已经不比F/B…22的价格低多少了。但是,从性能上来看,这种起飞重量22吨左右的中型战斗机根本无法与F/B…22相提并论,至少在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性能,电子技术性能等方面比F/B…22差了很多。所以,当英德等国准备将这种战斗机推向市场的时候,价格成了最大的障碍。新加坡在2004年选择新的战斗机的时候,第一轮就将EF2000给踢了出去,最后选择了更老旧的F…15E。波兰,南非等国在更新战斗机的时候,也放弃了EF2000,最后选择了瑞典生产的更便宜的JSF…39战斗机。当然,中国当初放弃EF2000,出了政治上的因素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价格因素在其中做怪了。
相对于同性能的战斗机来讲,EF2000的性能显得非常单调,同为三代半的“阵风”,在不削弱制空能力的同时,强化了对地打击能力,同时还在没有多大改变的情况下,就发展出了海军型,在法国的航母上服役。而JSF…39这种轻型战斗机做得更绝,因为机体的限制,无法集成更多的设备,所以在软件上下工夫,只要为战斗机的中央计算机更换不同的软件,再携带不同的弹药,就能够执行防空,对地攻击,侦察等任务了!而EF2000,从设计之初,就确定了以防空为主的性能。虽然,现在英德等研制国都已经认识到单一的防空战斗机并不太适合未来的战争,所以进行了努力的改进。但是,由于飞机本身性能的限制,而这是不容易得到改进的,所以EF2000根本无法像“阵风”一样,在距离地面20米的高度,以1。1马赫的速度飞行!因此,其对地攻击能力增强的部分也是依靠远距离投射武器带来的加成,而本身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进!
对很多国家来讲,是不可能花1亿多英镑来买一架只能进行防空战斗机的,特别是对大多数国力并不强大的国家来讲,每一架战斗机都要物有所值,所以选择多用途战斗机,成为了他们的最佳选择,而这也是JSF…39与“阵风”热销的原因之一了。当初,连5个主要研制国都没有打算买多少,总共加起来就800架,主要是承担高端防空任务,而别的低端战斗机,恐怕还要另外选择了,而美国的F…35B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欧洲的一体化,就必须要使用欧洲的战斗机,所以很多国家都在政治的压力下,放弃了部分经济上的要求,同意购买EF2000,而随着大批量生产,高昂的研制费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担,所以价格已经有所下降,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