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2/4页)

”冉颜老老实实的回答,免得下次冉云生再要求她穿红衣,不是讨厌,而是浑身不舒服。

冉云生松了一口气,面上再次绽开笑容,“阿颜是想回去,还是再逛逛?”

冉颜还未及回答,便听船外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道,“冉十七娘容色倾城,我等皆以为与齐六娘可并称为江南双璧,只是齐六娘琴棋书画样样皆精,我等知十七娘医术超群,不知可还有才艺能让我等见识一二?”

言下之意,若是她能通曲赋诗,便可以与齐六娘比肩,成为江南双璧。

这大大出乎冉云生的意料,原本以为,冉颜那副怒火冲天的模样会让人觉得太吓人,现在看来,好像并非如此,他心中也高兴起来。

冉颜皱眉,这些人还真是上瘾了。才艺?她是有的,如果解剖尸体如果能算得上才艺的话。而这具身体的母亲早逝,也只会读了一些书,习了几年字而已,平时在邢娘的督促下,绣花儿倒是绣的极好旁的,只是懂些皮毛,根本算不上才艺。

什么江南双璧,冉颜不在乎,只是眼下被堵在这里进退不得,不想想办法让这些人难受难受,真是难以心平气和。

第63章我们一起去死”不知今晚所赋诗中,哪一首最好?“冉颜扬声问道。

江面上,众人商量的半晌,又去询问了几位看热闹的大儒的意见,终于确定下一个魁首,张斐自告奋勇,朗声念道,”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那得意的模样,仿佛这首诗是他所作一般。

这首是咏七夕的诗。说实话,若非原主有些文学修养,冉颜很难理解其中的情感。修法医学时,因为要读宋慈的《洗冤集录》,冉颜也曾经认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文,但能听明白,和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怀,不是一个层次。

冉颜在心里默默数了一下自己还记得的诗词,最终叹了口气,能记全的,约莫只有十余首,什么”锄禾日当午“,”两个黄鹂鸣翠柳“云云,与七夕根本沾不上边。

以冉颜的性子,如果她相信灵魂穿越这回事,肯定会背诵李白诗全集之类的,有备无患。

想到李白,冉颜思虑片刻,出言道,”我吟一首诗,若是诸位不能做出更高意境的诗,还请放我离去。“

好大的口气!江面上诸人面上惊诧,缓了缓,却又觉得不屑,娘子们纵有些才学,总也不能高过他们这些成日里在埋首读书的郎君吧!

“娘子可不许让冉十朗代劳。”张斐立刻出言道。

冉云生虽然未曾入州学,也不曾考过功名,但众人皆知,他的文学修养不低,只因为出身商贾,不能科举入仕罢了。

“好。”冉颜应声。

平江河上一片寂静,只有水流声,不管是青年郎君还是名流大儒,纷纷停下动作侧耳倾听。而齐氏船上,一群贵女沿着围栏而立,齐六娘直直盯着冉颜那艘船,冰冷的神色中带着些许复杂。

齐毓秀撇撇嘴道,“冉十七娘将放出这般大话,想来是胸有成竹了?难不成今日之事早有预谋?就为了抢六姐的位置?”

因为亲眼看过冉颜在殷府面对尸体时那种从容的姿态,齐毓秀对她少了几分排斥,但还未到喜欢的份儿上。

齐六娘抿唇不语,秀眉却微微蹙了起来。

冉美玉则是撇撇嘴,冉颜有几斤几两,她再清楚不过了!若不靠十哥,她能作出什么好诗!想到冉云生,冉美玉心里便是一阵膈应,原本十哥待她也是极好的,可眼下却被冉颜独抢去了!她是巴不得冉颜在全苏州人面前出丑。

众人各有心思,船舱里,缓缓传出冉颜冷寂的声音,“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江面上一片哗然,这冉十七娘吟诵的竟非“七夕诗”,而是刺客!而且言语之间,豪迈不羁,将一个隐姓埋名,过着最低下生活的刺客,描述的如此洒脱高尚!

冉颜冰冷淡漠的声音并不大,随着微冷的江风飘散,那种取人性命于举手之间的感觉,被渲染的淋漓尽致。

被苏伏刺杀的也不知是何人,竟然只是被杀那一瞬有些骚乱,之后居然不动声色的离去,因而,其余人根本不知道今晚便有刺客这一回事。

冉颜便是知道如此,才敢放心的吟这首诗。

正当众人以为这首诗已经吟诵完毕,却听冉颜继续吟道,“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灸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