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我们建设指挥部,也被要求全力配合参与竞标。” 洪处长大惊失色,嘴唇都抖了:“我们也竞标?” “对,我们也竞标。而且,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输给外面的乡镇个体户。”书记那坚定的眼神,简直能点燃衣服。 洪处长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好像尊严被人侵害了一般。 …… 孤东计划处,一片欢腾。 时隔数年,他们终于不再是冷衙门了。尚处长破天荒的被选入基础五小工作组,与苏城同为副组长。 这是了不得的荣誉,毕竟,组长是由副部级的书记兼任的。各个指挥部的老大也不过副组长。尚军心里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苏城的缘故,他连基础五小工作组的普通组员都做不成,更别说副组长了。 最难得的是,苏城并非是揽权之人,做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尚军和其他几位做具体工作的干部,也是交口称赞。 这年月,不显摆的年轻人太少见了。 其实,苏城不是不揽权,而是看不上那点小权利。全油田建设基础五小,也不过几百万的工程,分配几百万元资源的权力,又能有多少。 要说整个建设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还是招投标的过程和《大众日报》许诺的系列报道。 这一点,却是别人拿不走的。 有了孤东建设的经验,这一次的招标流程就顺利许多。苏城照猫画虎的弄了一份,交给小齐和小蒋补充,最后再拿到工作组里修订一番,主要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这个过程中,崔红国和王耀武始终跟着他的。来回折腾了两个星期,最终确定了全部标的后,第一篇系列报道被发了出来。 薄荣等人顿时兴奋的胡子乱翘。 苏城这才空闲下来,跑到青岛,用1比7的价格,偷偷兑换了2000元寄到家里,又用400美元的价格,买了台进口电冰箱带回家。 有了这个大家伙,再买大量的肉,就不用担心坏掉了。 苏城必须感谢自己穿越到了1987年,而不是1978年。这个时期,中国已经走出了粮食不足的阴影,市面上的商品逐渐丰富,有钱就能买得到东西,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40年以来头一遭。 当然,此时的中国,同样处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当中,好在居民的积蓄很少,倒不至于一贫如洗。 电冰箱发出“嗡嗡”的声音。 帮忙搬运的舒浩抹了一把汗,笑道:“外国的东西就是好。你不知道,现在人做个淋浴,都要日本的加热棒,说咱们玻璃壳子档次低,要不锈钢壳的。贵50块钱呢,加热棒放在水缸里又看不到……” “那你也换不锈钢壳的啊。”苏城低头研究冰箱内部构造。 舒浩撇撇嘴,道:“60块钱一个加热棒,太贵了,再说了,现在做淋浴的人也多了,赚钱难。” 说到后面,舒浩的情绪有些低落。 制作和安装淋浴,赚的确实比上班多,但辛苦也多。而且,他经历了早期的超额利润,现在转过头来,与新入场的年轻人竞争辛苦钱,感觉自然不同。 苏城却吓了一跳,问:“巴掌长的不锈钢管,就敢收60块?” “他们是电镀过的。” “电镀值几个钱,我看你,干脆做电镀不锈钢的生意算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舒浩激动的问:“苏城,你会电镀技术?” 不锈钢条易钝化,普通的电镀方法,镀层结合力弱,实用价值相应较低。舒浩自己就是做电焊的,对此是一清二楚。如果换成另一个人,他大概以为是说风凉话了,但从苏城口中说出来没,他却宁可信其有的。 ……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可乐加冰

苏城看舒浩的表情,知道自己穿越了。 他不敢立刻回答,装作不经意的问道:“你们厂是怎么做电镀的?” “能怎么做,一个直流发电机,一个电镀槽,先打磨,后抛光,但不锈钢条太难做了,以前听说给不锈钢条镀过铜,结果好多成品都让客户给退回来了,厂长嫌麻烦,就把电镀车间给改回去了。”舒浩现在对国企也是满脸的不屑。 苏城惊讶的问:“为什么一定要镀铜?” “还不是让出口给闹的。人家都说外国人喜欢铜的颜色,但铜多贵啊,就镀铜呗。结果卖不掉,又在国内卖,再就是退货赔钱。” “在不锈钢上镀铜能省下什么钱……” “所以呗。”舒浩不以为意,在厂子里工作三五年,各种奇葩见多了,就见葩不是疤了。 苏城摇头,道:“我倒是记得两个电镀液的配方,有了这个,你能不能做电镀?” “有配方谁不会做电镀。”舒浩说完,怀疑的问:“你从哪里听来的电镀液配方?” 苏城笑而不答,心想,工科学生要想自己答卷,总得记两个电镀液配方吧。实际上,做电镀和配中药是差不多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必须不断的试验不同的试剂和工艺条件,除了理论知识的指导之外,积累也是很重要的。 不锈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