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2/4页)

下。”

“请说。”

“中远船务、上远运输、长宁基建。三家企业合并。将决定未来20年,中国海上装备制造业的格局。如果顺利的话,我们还会继续兼并其它的国企,进一步升格到正部级企业也是可能的。可以说,这是与大华实业切身相关的事情。以大华此时的规模,实在没有必要避开。”贺雨薇直视苏城。没有说出避开也是态度的话。

但苏城还是理解的。

其实,当她说到中国海上装备制造业格局的话,苏城就有些心动了。大华实业的技术,其实还是建立在中国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并没有超出太多。例如海上钻井平台,用的就是70年代的二代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技术,再选取一些方向进行改进罢了。

等到这三家公司合并以后,配合二三十年的技术积累,三四十年的人才储备,还有成百上千亿的资金规模,以及央企的背景,其规模之庞大,超过大华实业自不必说……

中国目前的正部级企业,包括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兵器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船重工、一重二重等等特大型企业,全是世界五百强的模版。

可以说,中远船务若能成长成这样一颗大树,未来乘凉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更别说贺雨薇一个年轻女孩子,代表中远船坞出面的背景必然不弱……

唯一可虑的,也就是失败的风险了。苏城再怎么细想,也回忆不起这些当年并不关心的企业……

“你代表的是谁?”苏城再次开口,不再巡游,直插问题核心。

贺雨薇一丝不苟的道:“中远船务的总经理贺寒是我的父亲。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安排你们见面。”

“好吧,我们见面再谈。”苏城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却问道:“上远运输和长宁基建的背景是什么?”

贺雨薇并不隐瞒,直接道:“上远运输盘子比较大,但没有什么有力的人,基本上是要等着合并了。长宁基建是我们的主要对手,资产规模和利润都与我们相当,最近几年开始做港口建设,总经理王连军的父亲是老革命,去世前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工作,虽然人不在了,但王连军还是维护了一些关系……”

如果她说一个别的单位,苏城也许还不清楚。

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苏城却知之甚详,因为他的继母,也就是苏刑的母亲王丽珍,就是以此背景,嫁给了苏城的父亲苏东元。

尽管“王”是一个大姓,但苏城还是存了一份心思,他表面如常的约定了下面见面的时间,再送走贺雨薇,自去查找。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合资厂

长宁基建的总经理王连军,是苏东元的岳父,王丽珍的父亲,苏刑的外公。

虽然早有预料,但是当这层关系披露在苏城面前的时候,他还是得用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这也促使他更快的做出决定,并前往上*海。

南外滩码头,公馆林立。

无论前世今生,苏城都是第一次到上*海。刚下飞机,就被接到了老码头,入目所见皆是造型别致的公馆。有红瓦粉墙的英国60xs花园洋房,也有柚木护壁的哥特式奢华别墅,亦不少见装饰繁琐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高难建筑。

贺雨薇与苏城一起下车,介绍道:“上*海的近代建筑佳作极多,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称号。全是有名的富商政要们建的宅子,材料又好,设计也优,估计再用100年都没问题。咱们今天来的这个博亚公馆,以前是民国教育部长建的……等我要退休了,就买一处上海的公馆。”

“这些公馆要是能买卖了,您最好早下手。”苏城看看贺雨薇,笑道:“等您退休了,靠工资是买不起公馆洋房的。”

“上海的房价一向很贵,租界时代,光是租借房屋的转租费,就要好几百大洋。现在的价格,我的工资也不够。”贺雨薇说着闲话,将苏城领入洋房内。

厅内敞亮,面前就是外滩的无敌江景。贺雨薇的父亲贺成钧年过半百,身材矮小而瘦弱,但两眼炯炯有神,眉毛浓厚。若是将须发染白,做个仙风道骨的样儿没有丁点的问题。

贺成钧站起来迎了一下,笑道:“总算见到苏厂长了。否则光听薇儿描述。根本想不到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又是如何做到今天的事业的。”

苏城和他握手,微笑道:“见到面了。您觉得怎么样?”

“意志坚定,不畏风险。”贺成钧上下审视着苏城,稍停。又道:“我前两天听到一个说法,所谓流动的国土,是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