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南京起硝烟! (第2/3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职,各负其责,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在率领大军作战的时候,摆兵布阵,甚至关键时候的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对领兵的将帅们来说,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很多时候,繁琐复杂的后勤营务,更加重要。尤其是超过十万人的队伍,若是主帅连这都打理不好,或者说打理不清楚,那么别说胜利,连最基本的行军作战都无从谈起,恐怕还没有遇到敌人,自己就先行崩溃了。

李增枝就是很好的反例子,要是后勤营务打理不明白,手下的人越多反而输得越快。

如今,朱久炎已经从几百人的营务,到几千人的营务,再到几万人的营务,最后到如今的十万人的营务都能够打理的井井有条了。这可不是能从书上学到的,也不是旁人教的,而是朱久炎真的下了很多心思在里面。

半个时辰之后,十万水陆湘军在朱久炎、何耀祖、李天福、陈瑄的率领出营列阵。

因为湘军的到来而一夜三惊的徐辉祖自然早早地被湘军的举动给惊醒,连早饭也来不及吃,草草穿戴,草草升帐,最后因湘军的出营而匆忙列阵应对。

看到前方严阵以待的湘军精锐,徐辉祖就知道今天有一场艰苦至极的恶战要打!

湘军的严整程度,以逸待劳的官军守军都比不上。

安营扎寨不仅做得非常利索,吃饭和宿营也一点都没有被耽误,全都是那么的有条不紊。经过了一夜的休整,对面湘军早已没有了昨日的那种劳顿之色,今天可是军容锋锐得像一把锋芒毕露的利剑,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随着对面湘军中军一阵鼓角齐鸣,令旗挥舞,选定的一万涉河前锋营,再加上三千弓箭手,迈开大步,向着外秦淮河快速奔驰,而随着前锋阵营的起动,在湘军的炮兵阵地响起了一阵轰鸣声。

看到湘军阵中闪耀的火光和腾起的青烟,徐辉就知道,这是传说中的湘军新型火炮显威了。

一百多枚铁质炮弹飞出炮膛,从湘军阵中飞出,迅速地掠过了两军之间的外秦淮河,然后就一头扎进了官军的阵列,炸出一片血雾,炸得残肢断臂到处飞舞,砸得营帐支离破碎,炸得羊马垣的夯土墙烟尘四起。

接连不断的炮弹也撞击在高大的南京城墙上,发出“砰砰砰砰……”的闷响,声势倒是骇人。

但是给城墙造成的损失却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样大,打了数轮之后,除了在城墙上留下一个很浅的弹坑之外,没有哪段城墙出现垮塌或者松动的迹象。

至于城墙上的官兵那就更加威胁不到了,南京城的城墙太高了,湘王炮没有那么高的仰角,如何能够打到?

而且守卫南京的上十二卫都是很有眼界的,并不是普通的卫所官兵,他们不仅知道趴在地上躲避炮弹的伤害,更能在火炮停歇换弹、冷却的当口,趁机反击。

朱久炎也知道凭着自己手中的较为原始的火炮,想要凭借打破大明首都的城墙是痴人说梦,只好命令炮兵阵营全力对准城下的羊马垣夯土墙开火。

湘王炮对南京城没办法,打城下新建起来的羊马垣夯土墙还是绰绰有余的。

湘王炮的威力朱久炎算是满意的了,胡汉苍以洪武大炮为基础改进出来的湘王炮,实际上就是洪武大炮的加强版,是比较典型的分段浇铸的铁质大炮,不过口径比洪武炮略小,炮壁更厚,炮管更长,射程当然比洪武炮更远,不过重量自然也比洪武炮炮大多了。

所以运送起来很麻烦,而京畿周边既有平原,又有河水,更有外秦淮和长江,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因此,即使是使用大量的马匹拖拽,也依然耗费了很大的工夫。

哪怕湘王炮还有大多的地方可以改进,也没有办法,谁让朱久炎自己并不是理科生呢,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改造火炮。胡汉苍已经做得够好的了,最起码,湘王炮的射程、射速、威力,已经远胜朝廷的洪武炮,保持了优势就行,将就用了。

羊马垣里的官军手忙脚乱的进行着抵挡,不断地向着下面开弓放箭,阻挡着湘军前锋营前进的步伐,南京城外硝烟四起!

……

紫禁城,奉天殿。

陈迪、李芳英以及朱允炆任命的各部尚书正在下面唾沫星子横飞,研究到底该如何解决因超发宝钞,强收粮食,强令百姓认领废纸一样的宝钞,而导致的民怨沸腾问题。

朱允炆则是冷着脸,一言不发,与马皇后,等待着他们的办法。

“报——”

“报——紧急军情,紧急军情,湘逆世子朱久炎已经率军出营,已经开始进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