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赵训忍不住看了她一眼,他虽然自认为对清薇的了解已经很多,但到现在为止,却还是没有弄清清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她出手的次数很少,几乎都是站在旁边看,偶尔出手,也都是小事,看不出什么。不过这反倒引起了赵训的兴趣,他很想知道,在清薇的目的达成之前,自己究竟能不能将这其中的关窍给看清。

这话他没有说出来过,但自己心里却跟清薇较起了真。

事实上,情况有一点出乎清薇的预料。不知道跟邱家和向家的联姻有没有关系。

腊月二十日,是承平元年最后一次大朝会。

过几日便是小年,正式进入年节,朝廷从上到下都会封印,直到正月十五开印。当然,这并不是说朝廷官员们就可以全部放假回家,不必办公了。毕竟偌大个国家,每一日都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处置,就连皇帝自己也不可能完全抛下政事不管。只是不需要再上早朝,衙门里会轮流值守,而如果有紧急事务,皇帝和重臣会在日常起居的宫殿里商议,然后直接定下解决方案。同时,大部分不那么紧急的事务则会推到过年之后。

所以,这一日的大朝会,只有一件事情要定下来。

尚书令年事已高,从前年开始,每年都要上几封奏折乞骸骨,只不过当时文帝尚在,坚持不允,所以拖到了现在。如今新帝登基,接下来免不了会有一阵腥风血雨,老尚书令大人便索性称病在家,每天一封请罪的奏折送往宫中。

虞景本来也需要扶持一个新人进入尚书阁,所以对他这种做法心里是赞同的,不过从情面上,还要下圣旨挽留老臣。如此来回十次之后,他才“勉强”的同意了老尚书令的请求。所以如今尚书令的位置尚且空悬。

今日廷推,就是要决定尚书令的人选,同时,其他人的位置顺序往前挪,空出来的那一个,则从六部长官之中增补一位进入其中。

升谁不升谁,大家心里多少都有数。所以廷推进行得很顺利,不一时就推举出了尚书阁现有的官员所领职位:尚书令崔绍,侍中李云石,中书令裴安国,尚书左仆射林海潮。

然后就是尚书右仆射的两位候补人选,吏部尚书向彦诚,礼部尚书赵定方。

赵定方被推出来,一方面是在六部尚书之中资历足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是赵训的儿子,加上赵瑾之如今还在西南作战,自然要给赵家这个脸面。但事实上,没几个人认为他会被选中。毕竟他这么多年来,做官不功不过,并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建树,至少跟竞争者向彦诚比起来差得很远。何况掌管的又是礼部这个比较尴尬的部门。

要说礼部重要吧,毕竟是六部之一,而且掌管天下士子和各项科举考试。但就连这部分权力,太学那边也一直在试图争夺。跟被南衙分去大半权利的兵部一样,地位尴尬。此外礼部负责的各项礼仪规矩乃至朝臣的服饰,皇室的各种册封、婚姻等等,又毕竟都是琐事,而且是很难有多大功劳的琐事,同掌管官员考评升迁的吏部完全无法相比。

所以在许多人心里,赵定方就是凑数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位置的朝臣任命,不是臣子们可以自专的事,必须要呈给皇帝,由他来做出决定。所以中间这个过场,还是要走的。所以在这名单上,两人并列于其他几位重臣之后,向彦诚在前,赵定方在后。

然而当晚锁院,第二日皇榜上张贴出来的名单上,尚书右仆射的官名之后跟着的名字,赫然正是赵定方。

作者有话要说: 二叔:老实人也有春天【喂!】

捉虫

第37章 一封书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皇帝会不按规矩来。

明明之前彼此都有了默契; 皇帝也没有对此表示过任何不满。所以现在; 这个结果一公布出来,许多人都赶到十分不解。新任的尚书令崔绍甚至紧急入宫求见; 不过没多久就面色发沉的回来了。

看到这一幕; 大家也都明白; 皇帝这是铁了心了。

其实是与不是,到现在再来说也没什么意义。朝廷不可能朝令夕改; 尤其是在这种重大的人事任命上,否则就真的变成了儿戏。所以既然连皇榜都贴出来了,这件事便已经是板上钉钉。

改变不了,那就只有接受。

不过这件事,也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

长安宫那位; 可不是能随意糊弄的。而且性子也与先帝截然不同; 朝臣们也该绷紧皮子,开始试探着要如何与这位新君达成某种平衡; 让朝堂正常有序的运转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