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2/4页)

大的限制了旗人融入各个行业。”

说到这里,方苞不胜苦涩的轻叹了一声,道:“八旗制度革新,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非有大决心大毅力,实难动摇分毫,即便是放开限制,一众王公大臣亦会极力反对,十四爷,是否稍稍延迟时日?”

听的这番话,胤祯心里也是一阵阵发凉,仅仅是放开对旗人的从业限制,都如此艰难,更遑论之后的革新了,延迟时日,延迟到什么时候?等自己登基,这要等多少年?难道那时候的反对力度就会小?

不能延迟,再难也得上,胤祯暗忖道,这颗毒瘤迟早得割,迟割不如早割,不乘着手头有钱,不乘着海外扩张之机彻底解决,日后根本无法解决,

旗人的律法特权,不可能马上取消,那会引起极大的反弹,只能逐步的加大惩罚力度,慢慢与大清律看齐。当前是如何才能放开对旗人的从业限制,这个口子必须先得撕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如何才能让旗人心甘情愿,甚至是踊跃接受这点?

沉吟把晌,胤祯才道:“八旗制度革新不仅是关系旗人的生计,国家的兵制,朝廷的财政,也关系到大清的长治久安,不能拖延,再难也必须知难而上。即便现在不能公开的提出放开旗人从业限制,咱们也要创造条件。”

创造条件?什么条件,放开旗人从业限制的条件?这条件如何创造?方苞微微一楞,他倒是未料到胤祯有如此大的决心,略一沉吟,他才试探着道:“放开旗人从业限制牵扯到旗人的各方特权,公开提出,必遭反对,太子爷是想绕过去?”

胤祯颇为赞赏的看了方苞一眼,道:“对!咱们不公开提出,先造成既成事实,引导旗人做事,待众多的旗人都要求出来做事,再顺理成章的提出放开从业限制,反对声就不会那么大了。”

“这法自子是好。”方苞微皱着眉头道:“不过,如何才能引导旗人出来做事,而又不致引起一众王公大臣的反对?”

“要让旗人心甘情愿的出来做事,而一众王公大臣又不横加干涉,必须考虑几点。”胤祯含笑说道:“首先要通过旗务整顿,加强皇权,逐步削弱各旗旗主、王公勋贵对旗民的人身管制,削弱他们干涉的权利,然后,通过体面的,有足够利益的工种引导旗人自主加入,时日一长,规模一大,便可水到渠成。”

方苞不由瞪大了眼睛,旗务整顿这事好说,什么工种又体面,又有钱,而且还规模庞大?在京的旗人着有数十万,人少了可不济事,达不到效果。

见方苞一脸疑惑,胤祯笑了笑,道:“旗人身无所长,既无务农,也无经商之经验,唯有大建作坊,让旗人都进作坊去做工,让他们做工人,将他们慢慢转化为产业工人。”

“作坊?”方苞失声道:“哪得多大的作坊才能安置那么多人?作坊可是苦力,旗人愿意进去?一众王公大臣能不反对?”

“有足够的利益,谁不愿意去?”胤祯微微笑道:“虹港为什么能够吸引人?就因为薪俸高,一个熟练工匠一个月的薪俸都在一两五钱左右,一人进厂,就足够养一家子人,谁不愿意去?想进去还得找门路。

为了吸引旗人进厂,咱们还可以把薪俸提高,跟步兵一个标准,二两银子一个月,不担心他们不来,至于王公大臣反对,可以用特殊的行业让他们闭口,诸如,火药、新式枪炮铸造、优质钢铁冶炼等等。”

这法子不错,火药、新式枪炮铸造、优质钢铁冶炼这些作坊都是军工,掌握在旗人手上,亦是天经地义,谁敢站出来反对?方苞不由微笑道:“太子爷真可谓是一步三计,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旗人生计,而且也为朝廷培养了大量的熟练枪械工匠,更为八旗制度革新奠定了基础,实乃一石三鸟。

不过,这些作坊都设在京师,却是不利于满足海军的需求,而且,这也有赔钱转吆喝之嫌。”

“哪能都在京城,让他们去天津,天津至京城的驿道明年就能完工,往返便利。”胤祯不以为意的道:“京城也要建,不过要建在城郊,至于赔钱,可能不大,军工这块,不仅是满足朝廷所需,还可向外贩卖,民用的就更不存在亏损了。”

小汤山行宫,康熙按例坚持在两名太监扶持下行走,最近,他恢复的不错,虽然还需人搀扶,但行走已经不很吃力了,为此,他增加了行走的次数,改为一日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康熙恢复的情况良好,李德全亦是大感轻松,小心谨慎的跟在康熙身后,不时的奉承几句,眼见规定的锻炼时间到了,他正欲上前提醒康熙,却是一眼瞥见院子门口一个小太监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