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2/4页)

,国公府的小姐总有一个要进宫的,不让玪儿去,难道要让瑶儿和珑儿去吗?她们若进了宫,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她平日都唤二小姐姜珑二姑娘,这会叫上瑶儿了,韩氏和姜冲夫妻十几年,最清楚他的软肋。

果然,姜冲有些犹豫,很早的时候皇帝就有透露过意思,皇帝的年纪是大了,但是他有儿子呀,日后定要与他的一个女儿结为连理,琴瑟和鸣。姜冲又想到,皇帝在不久前还顺带着问了大女儿的情况,太子也快到成亲的年纪了。

国公府的小姐里,只有大小姐姜玪在京城中素有才名,韩氏这么提也正常,瑶儿和珑儿的年纪又太小了,仔细算算,还真只有姜玪可以。

韩氏见老爷犹豫不决的样子,又急忙扔下一个定心丸,说是大女儿自己的主意。

——

时间飞快,多年未热闹过的皇宫出了件喜事,太子及冠,冠礼极为隆重,文武百官均来祝贺。

没过多久,皇后就为太子定下了应国公府的大小姐姜玪为太子妃,林大学士的嫡女林嫣然和韩太师府上的嫡女韩衣衣为侧妃。

林大学士是皇后的亲哥哥,皇后母家的千金为侧妃无可置否,韩家倒是因此地位上了一个台阶。

韩家的嫡公子要娶皇家的公主,嫡小姐为太子侧妃,怎么看都是前途无量,京中众人纷纷借此攀交情,韩府门前络绎不绝。

——

醉香楼。

在一个位置最好的雅间内,太子楚昱枫和端王世子楚天越小叙。

太子右手执壶左手执杯,玉液一杯一杯的下肚,颇有借酒消愁的意思,室内弥漫着淡淡的酒香。

楚天越看了许久,啧啧道:“你是要多喝点,待大婚以后,多了那些个妃子,可就没这么多机会出宫了。”

这话很是幸灾乐祸,太子又快速干掉一杯,眼神不爽地扫视楚天越:“别高兴的太早,你也没比我大上几个月,我母妃定也会催你大婚的。”

太子和端王世子的感情甚佳,连带着卫贵妃对端王世子爷很是关心。

楚天越的眼神出现一丝不耐,他努力转移话题:“听说大嫂素有贤名,又是京城第一美人,贵妃娘娘也算煞费苦心。”

未来的太子妃是容质甚佳的才女,除此之外,最被看重的还是她背后的国公府,还有她母亲那边的——韩家。

京城的人知道韩家出了一个驸马、一个侧妃,不少人自然也发现了太子正妃这边的底细,姜玪的母亲出身韩氏,换一个角度来说,国公府的大小姐除去父族,还有母族可以攀附。如此一来,太子正妃姜小姐和侧妃韩小姐实是表姐妹,皇后母家的林小姐处境堪忧。

皇后当然也清楚这件事,她并没有出面去做什么,她身边的人倒是急了,问起此事,皇后只淡淡来了句,盛名之下,必有内忧。

想必陛下早就使人盯着了,她们在这费什么劲。

太子是哥哥,婚期自然在沁阳公主之前,贤帝令钦天监算出良辰吉日,挑选了最近的,十二月初七。

太子及冠的日子就在十一月下旬,所以这个时间真的是比较仓促的,但是太子成亲的仪仗是盛大的,所需物品没有一点缩减,可见帝后对此的重视。

沁阳公主的婚期,定在了来年三月。

——

大小姐姜玪显然对皇帝的指婚不满意,但韩氏早就对她谆谆教导过,姜玪身边也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婢女魏儿,是韩氏安排在女儿身边的。魏儿清楚地意识到自家小姐成了太子妃以后,自己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所以她绞尽脑汁劝好了她家小姐。毕竟太子的地位摆在那里,姜玪只要不是很笨,嫁过去都会坐稳太子妃的位置,离后位只有一步之遥。

失去和拥有是不成正比的,即使小姐有自己的心思,或者心有所属,又哪里抵抗得住这种诱惑呢。

太子的婚礼很顺利,国公府总算有了一点生气,所有的人都被批准参加大小姐姜玪和太子的婚礼,包括二小姐。

太子成亲是正妃和侧妃同一天进门的,一名正妃两名侧妃,京城的三条道都是熙熙攘攘的人,京中的百姓们一个个都挤在路边,等着沾沾喜气。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送亲队伍会散喜钱,还有一些吃食,小孩子最喜欢这样的活动了,平时他们除去吃饭,很少有零嘴儿,所以京城有大户人家娶亲,他们都会凑个热闹。

侧妃虽然是妾室,但地位相当于官员的贵妾,日后太子登基也是可以坐到妃位的,有了子嗣日后翻盘成为皇后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