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4页)

除非都背着自主呼吸的氧气瓶,否则,戴防毒面具都要着道。

薛郎这会有点明白这个实验室存在的目的了。

不过,为什么放在这,他还是不太明了。完全可以放在交通四通八达,一旦有事便于脱身的位置才对。比如东江市。

一样样的看着这些器具,薛郎突然想起一事,明年就闰年了。

是不是抽出时间赶往南非搜集yin羊藿,安排人搜集依兰香?

目光扫过这些器皿,薛郎有了这个打算。

就算自己并不依赖这种东西也可以在千军中自由出入,有的话不是更好?

想到这,他探头喊来一名防化兵说道:“把这个房间进行全方位录像,登记所有器皿的尺寸和组装,一点细节不要拉下,交给我。”

那名防化兵是知道薛郎是这里最高领导的,这里就连赶到的蜀都市公安局局长都没能进入,他却自由出入,不难看出,级别绝对的高。

于是,当然是领命,叫来几个人开始重新对这里进行登记拍摄。之前虽然已经做过,但也只是记录器具以及个数,并没有详细的,所以还要重来。

薛郎在他们忙碌的时候,转身离开了这个依兰香的实验室。这里不会有危险,时间已经久了,就是个香水制作的车间一样了。

离开依兰香实验室,薛郎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这里面的实验室肯定是分着的,不混用。比如毒药黑寡妇就肯定是单独的。

走到外面,薛郎看了眼周围,想了想回身向放着成片药柜的房间走去。

那里虽然已经是空的了,根据报告,柜子的那些抽屉里都是空的,除了有药味外,没有任何东西。

薛郎站在已经打开,但抽屉都检查过,并合上的柜子前,一样样的看着抽屉上的药名,想知道毒蝎子的后人在研究什么,是不是有新型毒药出现。

虽然这不可能看出配方,起码知道大体方向。

看着这些药名,跟脑海里记住的那些药材信息相比对,加深对这些药材的认知,判断着有可能制作的药物种类。

看了几十种,薛郎突然皱了皱眉。

这些药材他没用过,但却知道用途,产地,以及采摘的方法,储存的注意事项等。

他看了几十种,一个柜子都看过去了,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就是这些药材居然全是产自本地,也就是这里周边山区产的药材。

这不是说只有这里有,而是这里的叫法不一样,要是中原地区或北方,叫法就几乎通用,这里带有极浓重的地方味道,就跟鞋和孩的区别一样,东西是一个东西,叫法不一样。

要说是使用者习惯的称呼方式,本身就是这里土著,所以就算中原地带的药材,也习惯使用当地方言,又不是那么回事。

因为,相同的药材这里有,也就是说,有外面购买的,非本地药材。因为,名字是中药通用的,而不是方言。

尤其方言称呼的药在单独的一个柜子这,身后的柜子里就有相同药材,却是通用名字,这说明,显然产地不同,避免混淆。

难道本地药材还有什么特殊的吗?

薛郎左右看着,发现都是两种语言标注,相同的药材却不在一个柜子上放着。

连续走了两排都是这样,左右对着的药材基本相同,少有不重样的。

再到下一排,却是一些地方特色药材,都用通用名称标注,有蜀都附近的,有南方的,有北方的,却不用地方语言了。

薛郎觉得这点很奇怪,于是,站住脚步,仔细回忆四爷爷笔记里关于药材的注解,和小时候六爷爷让自己背,还因此没少挨揍背下的汤头歌以及药材的产地,药性等。

回忆着,薛郎眼前一亮,他突然想起,药材有些虽然分布很广,但不同地域,因环境的关系,药效都不一样。

而柜子上标注地方语言的药材,他找到了记忆中的一些介绍。

那就是这些药材都是蜀都周围山区里的药材,蜀都山区,多有瘴气,不论浓淡,是否对人畜有害,都是其他地区不曾有的现象,导致一些药材的阴性成分高于其他地区的药材。

而毒药,是要用到这种阴性中药的,为了药效,选择蜀都特有药材就有必要了。

原来是这样……

想通关节,薛郎恍然。

想来毒蝎子的后人,也就是崔广义的父辈,潜心研究那些药剂,最终,选择了在这里就近,可以使用新鲜,或者刚制作出来的中草药,远比放上一段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