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太平;嘉言总说,让人怕容易;让人从心里服气最难;更何况,这么多人;之所以难,是因为人都有私心;莫不想为自己谋利。

而安然却视名利如浮云;反而心心念念想着厨行的安危;别人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学去的绝活儿;她却可以记下来印成菜谱;让所有人知道,这样的心胸,除了她无人能做到。”

岳锦堂也不禁点点头:“这倒是;皇上说你这个媳妇儿心里亮堂;更难能可贵的是;能让所有接近的人,心里也变得亮堂;这一点儿最为难得。”

安嘉慕不禁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道:“我倒是觉得也不是所有人;有的人倒变得格外市侩;眼里只瞧的见银子 。”

岳锦堂倒是乐了:“咱俩半斤八两;彼此彼此;这要说起来;我可没你近;也没见你变成好人啊;所以说,咱们这样从根儿上就坏了的;还是省省吧;明明阎王非要装菩萨;即便装出来也是个四不像。”

安嘉慕忍不住笑了起来。见事儿差不多完了;生怕在外头待久了冻着安然;吩咐了安平几句;扶着安然上车走了。

安平这才道:“安记摆了流水席;各位若有空还请回冀州城凑个热闹。”

岳锦堂跟季公明一众官员去了别院吃席;如今别院的厨子是从安记调过来的;自然不能跟安然比;却也是知名大厨;手艺颇拿得出手。

即便这么着,岳锦堂也只尝了一口;就撂下筷儿了;酒也不是个味儿;便有些兴致索然;却还听见季公明道:“安府这厨子的手艺,倒是长进了不少。”

岳锦堂翻了白眼,不免生出一种夏虫不能语冰语的感觉;这些人真是土包子啊;吃过什么啊;这厨艺就长进了;连狗子顺子这两个没出师的小徒弟,做出来的菜都比这个厨子强百倍。

惦记着腌雪的事儿;哪有心思跟季公明废话;寻个机会出了别院回安府去了。

这一进安府,就见格外热闹;安府花园子里;安然怀里抱着手炉;指挥着仆妇小厮收集落在花枝上的雪;各处的空地上也放了不少缸都敞着口;正在接落下的雪。

安然本来就想腌几缸留着明年入夏的时候合酱;做吃食;给安嘉慕一掺和,就成了大工程;再加上一个岳锦堂就更热闹了。

冀州这腊月的头一场雪下了足足三天;往年若是下这么大雪;可得好些日子才能清完;今年倒是个别;先开头是那些当官有钱的人家;开始收雪;后来,不知谁把安然的话传了出去;老百姓知道腌雪的法子;一家家的也开始做。

家里的腌完了就到街上;街上没有了就去郊外;这么多人动手的结果;雪刚一停下没多久;就都没了;就连官道上都异常干净;使得岳锦堂这回京的一路异常顺畅。

只不过,后头却拉了整整两车腌雪;瞧着有些古怪,琢摸着回去放到自己的郡王府里;明年好好尝尝安然说的那个腌肉。

又想起吃的那个羊肉锅;虽说吃多了,难受半宿;却怎么也忘不了;如今吃安然做的菜多了;自己这口越老越高;好在自己府里的厨子也不差。

岳锦堂府里的私厨如今正是顾永成的师叔江余;留着江余是瞧上了他的手艺;虽比不上安然;却比旁的厨子强多了;最重要悟性高;只瞧了安然写的菜谱,做出来的菜便颇得真髓;这就是个人才啊;将来怎么也用得着;放走了,可没地儿找去。

也是因为江余是顾永成的师叔;自己才下心思管顾永成的闲事儿。

眼瞅进了京;想起顾永成;叫人把腌雪先拉回府;吩咐侍卫去刑部;怎么也得先把顾永成从牢里弄出来才行。

不说岳锦堂怎么救顾永成;回头说陈氏;在安府住了一个月;好吃好喝的终于养了起来;人胖了不少;脸色也好了;眼瞅着快落生了;柳大娘忙着过来;要接陈氏回去。

安然本来还担心;后来听小桃说焦杏儿谋害亲夫的案子翻了出来;打入了死囚牢;进去当晚上就上吊了。

安然愣了愣;便知是安嘉慕的手笔;怪不得这男人让自己把这件事交给他呢;估计早就知道是焦杏儿做的事儿;留着后手呢,若焦杏儿不得寸进尺的闹;也不至于落这么个下场。

安然一点儿都不可怜她;这世上有的人值得怜悯;有的人却不值;像焦杏儿这种人,死了反倒干净;活着弄不好就祸害好人。

却说柳大娘接着陈氏往家走;这刚进胡同就见前头围着不少邻居;一见她们婆媳;忙道:“柳大娘您可回来了;来了个要账的;开口闭口说你们家周和欠了账。”

说着,凑到柳大娘耳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