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将近四百年的时间。

不过,现在燧发枪仍旧处于试制阶段,毕竟朱祁镇只是军事爱好者,不是近代军事史研究员,虽然在网上见识过不少燧发枪的实物图和拆解图,但问题是,这些小玩意不是说让你做你就能立马做得出来的。

不过,纸子弹却已经获得了成功,按照适合的比例做好的纸子弹,在装填方面,明显地要快捷得多,至少士兵们在装填火药的时候,用不着还得计算自己倒进了多少火药,多了还是少了。

虽然现如今还没有推广开来,但是,朱祁镇最在意的亲军,已然完全是采用了这种纸子弹来进行装填和击发,虽然仍旧采用的是引线火绳枪,但是朱祁镇有理由相信,在大明的能工巧匠们的群策群力之下,相信用不了多久,世界上第一柄燧发枪将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到了那时候,远有火炮,中程有铳,近程有燧发枪,这样的军队,如果还拿不翻游牧民族那弓箭、弯刀,骑兵的老三样,那还不如去吃屎。

要知道,西方人在依靠着火绳枪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他们殖民世界的步伐,而我大明,我华夏,拿到了更先进的武器,难道还会去其他民族做得更差不成?

虽然朱祁镇很清楚,大明的灭亡,并不是军人的错误,而是整个帝国腐朽,才会让人乘虚而入,那么,自己来了,除了要设法地消除掉帝国灭亡的隐患之外,提高大明军人的战斗力,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现在,自己就是刷声望,刷名气,刷军队忠诚值的时候,等自己重新回到了京师,到了那个时候,怕是那些原本倒向自己的文官们,十有八九要开始想着怎么给自己使袢子,穿小鞋了。

“大不了,在老子有生之年,先让大明的军队,把大明的旗帜插遍欧亚非拉大陆,让内部矛盾向外转移,先扫清一切会对大明的未来构成威胁的隐患。”朱祁镇咬着牙根恶狠狠地想道。至于其它的,大明潜在的那些隐患,那老子亲自动手慢慢搞,好歹老子是皇帝,再次也是知道历史,知道明朝这个帝国何以为灭亡的穿越者。

“记住了,告诉我那几位舅舅,让他们注意一些,传播消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把自己给泄露出来。”在回程的途中,朱祁镇朝着那袁彬小声细气地吩咐道。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着人用心去办。”袁彬点了点头沉声道。

“去岁入冬以来,我宣府连遭瓦剌南侵之事,在京师之中,百官如何看待?”朱祁镇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向着那在年末悄悄地回到了京师去打探消息的袁彬言道。

“陛下宽心,虽然天子意欲将此事轻描淡写,可是,咱们早有准备。况且,天子置此国家大事于不顾,反倒是成天的跟大臣们为了废后一事争执,早已经让文武百官皆感心冷,微臣还听王老尚书言,于尚书为此事,三番五次进言天子,最终却被斥责,弄得于尚书颇为沮丧。”袁彬一说到了这,嘴角禁不住老往后咧,虽说很袁彬也很忧国忧民,可问题是他现在是站在朱祁镇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那朱祁钰做错的越多,得罪的文武百官越多,他自然是越高兴。毕竟,跟朱祁钰相比起来,现如今的太上皇陛下,可是英明神武多了。

作为愿意看到大明更加地强盛,能够远迈汉唐的袁彬而言,打心眼里边觉得,朱祁镇为天子,要比朱祁钰对于大明更加地有利。

“另外,朕还有一事,要辛苦你一趟,只有你去,朕才可放心。”朱祁镇略一沉吟之后,笑眯眯地拍了拍那袁彬的肩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难明的笑意继续言道。“朕要你再去草原一趟,去见一个人,去做一笔交易,一笔大交易……”

听到了朱祁镇所说的大交易,那袁彬即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仍旧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抬起了头来,看向那一脸阴笑的朱祁镇。

“陛下,此策真的可行?”袁彬砸了砸嘴,有些不太确定地道。“那阿剌去岁末时,亦攻我边堡,折损也不小,而陛下您所提的条件,他会答应吗?”

“放心吧,呵呵……阿剌,虽然精明狡诈,可是他终究是老喽,人老了,耳根子就会软,更何况,也先连连犯致命的错误,如今草原诸部,虽然仍旧表面恭顺,可是心里边,谁不揣点小九九,只不过,没有领头羊,谁也不敢跳出来罢了。”朱祁镇自信地一笑。“若是阿剌出头,嘿嘿,草原诸部就会恍然,原来,准噶尔部内部已然分裂,而像阿剌这样的巨头都已然背叛了他们的主子,你说说,照那些鞑子贪婪残忍的性子,会怎么对付那受伤垂死的头狼吗?”

听到了朱祁镇的解释,袁彬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