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朱祁镇看了江福一眼,对于这位胆子向来不大的江大总兵,朱祁镇决定还是解释一下的好,省得他们胡思乱想。“这五名宦官,止一人,为当今万岁所遣,其者,皆是朕过往派遣至宣府之地的。既然是朕所犯之过,那就由朕还宣府军民一个公道。”

听到了朱祁镇之言,诸人都不由得哑口无言,朱祁镇等于是在告诉他们,哥这是自己在抽自己的脸,哥自己都好意思,你们还有啥不好意思的。

而朱祁镇却还没有说完。“朕要让当今天子对宣府处置这五名奸宦之事无话可说,让朝廷百官闭嘴。”朱祁镇的声音不大,可是,听到这五位的耳中,却都不由得从心头冒起了丝丝寒意,这才恍然,如果将这五名宦官的罪行公之于天下,那么,谁也不敢冒出头来替这五名宦官吱一声。

毕竟,里通外国的大罪,诛九族都不为过。更何况,这里一千余份的案卷,一桩桩,一件件,皆是有人证有物证的,每一桩按大明律,都是足以掉一回脑袋的。一千三百余年,这些奸宦就算是每个人都是九头蛇也不够砍的。

而朱祁镇这位太上皇最多也就落入任人不明的小过,但是现如今,他却以雷霆之手段,为国清除这些害虫。这种知错能改的行举,反而更能获得文官和百姓们的赞喻和敬佩。

罗亨信不由得在袖中暗暗冲朱祁镇跷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上皇陛下若能如此做,实乃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老臣觉得,除了刊行之外,从明日起,便着令差役,将这些案卷传阅我宣府各州县,令各州县张贴公示,以抚我宣府边镇之民心军心。”罗亨信转了转眼珠子之后,脸上的喜色更深,赶紧又进言道。

“嗯,罗老爱卿此策大善,那就要劳烦你等再辛苦一些了。”朱祁镇笑着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罗亨信的建议。

“另外,朕还有一事要劳烦于尹爱卿,一会你也拿走一份,由你们锦衣卫的渠道直送京师,还有赵卿,你也拿走一份,直送刑部。至于另外一份的话,由江福你送往兵部。毕竟,里通外国,役使边军行不法之事,这事,兵部要是出头说说话,应该要好一些。”朱祁镇心里边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照于谦的性子,这份案卷要递到了他的手中,嘿嘿嘿……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审之前……

“三贵你听说了吗?太上皇要公审那些宦官。这到底是啥意思?”一位正斜倚在大树脚下乘凉的老农,一脸好奇地向着身边同样在眯着眼享受那树荫下习习凉风的同伴。

“我哪知道,不过,想来应该是好事吧,那些天杀的阉货,在咱们村可是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还记得那刘老汉家的孙女吗?要不托上皇的洪福,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家呢,前些天,回来的时候,瞧那一家子,都给哭成了泪人儿了。”那个叫三贵的老汉睁开了眼睛,叹了口气道。“像刘老汉家那孙女,算是好的了。知道那隔壁杨村的杨财旺家吗?”

“知道,咋不知道,杨财旺好歹也是咱们这里十里八村有名的富户财主。他家的闺女,倒也听说让那些阉货着人给抢了去,一家人花了不少的银子,却连闺女的音讯也没查到,告到了官府也没有人理会,要不是家里边老的老,小的小,怕是那年,杨财旺就得上了吊了。莫非他闺女没回来?”最开始说话的老农脸上的好奇之色更浓,一脸的迫不及待。

“他家那闺女,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美人,听说原本县里的一位举人老爷都想要上门求亲的,可结果,偏就让那些没卵子的阉货给抢了去。我跟我嫁在他们村的三闺女说的,前几日,宣府来了人,让他家里人去认遗物,知道啥叫遗物不?就是人没了,就只留下些东西。”三贵老汉摇了摇头道:“听说啊,杨财旺和他婆娘,都哭晕了好几回呢,好不容易才捡了闺女的骨头和一些遗物,回来葬了。生生一个闺女,就这么让那些阉货给祸害了。”

“这些畜生,还是上皇老爷好啊,上次,那些鞑子,路过咱们村,听说也是上皇站出来阻止,不许那些鞑子烧咱们的房子,不然,也不知道得冻死多少人。这一次,又替咱们收拾了那些宦官,这简直比青天还要青天。”

“那是,也不想想他是谁,当今万岁爷的哥哥,做过了十多年的万岁爷的天家大人物,就像那些戏文里说的,两眼能洞察什么九幽来着……”两位老汉这样的闲聊,几乎在宣府边镇的各州各县,各乡各村都到听到。

而其中,可是不少人真起了心,决定要赶去宣府,好好地听上一回所谓的公审,不过更多的人却是想要去瞻仰一回这位身上充满了无数传奇色彩的太上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