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 (第1/4页)

可眼下李珦重病于榻,王世子年纪尚幼,若是在和平时期,就由那如今才不过十三岁多点的王世子上位,倒是名正言顺得很,可眼前,朝鲜却四面楚歌之下,若是再把王位传给一个啥都不懂的小毛孩子,那可就真头大了。

虽然诸多大臣在道义上,认同应该由那王世子来继承王位,可是现在,朝鲜王国就需要像李瑈这样有胆有识,杀伐决断的大君来继承大统,将朝鲜王国挽救于垂危的边缘。

李珦眯起了眼,打量着厅中的诸多文武大臣,目光最后落在了那“话是这么说,可是王弟莫非不曾听闻朔州传来的消息,明军携带了数量众多的火炮,一旦开火,声如雷吼,威力无穷,朔州城就差点毁在了那些明军的炮火之下,而鱼伯昌的大军,亦是因为被明军的炮火给炸得溃不成军,兵无战心,最终才被俘获了那么多的士卒。”

“兄长,败军之言,犹可信,然岂可尽信。臣弟也算得是粗通兵事之人,哪能不知晓那炮火之利,可是要说单凭那炮火,就把鱼伯昌那五万大军给轰得溃散而降,这臣弟实在是不敢想象。”李瑈隐蔽地撇了撇嘴,有些不以为意地道。

听到了他这话,在场的诸多大臣也都纷纷颔首不已,也是,大明有火炮,朝鲜也有,虽然没有大明的各种类繁多,可好歹也是有火炮的,那些火炮开火的声音的确很吓人,可是威力嘛,除非是打直线,那的确算得上是碰上就死,擦着就伤。一打一长串。

可要真说几十枚炮弹就那么砸下去,能够把数万大军给砸得懵头懵脑,然后看到了明军之后便纳头而降,这实在是太扯淡了。可以说是极度荒谬的谎言。

至少,朝鲜君臣都这么觉得,说不定就是鱼伯昌那个笨蛋自己指挥失误,才造成了五万大军葬送在明朝军队的手中,李瑈的这番话,让不少的文臣一脸的恍然状。

李珦虽然对于眼前这样的场面心里边份外不痛快,可也不得不承认那李瑈说的的确很有道理。至少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亲眼见识过已经开始换装新式装备的大明帝国军队精锐的战斗力的人们,怎么也无法去想象和相信,区区数十门火炮,就能够将数万精锐的士卒打得溃不成军。

最终,李珦还是不得不点头认同了那李瑈的建议,决定誓死以守平壤,虽然他并不想守,可是,就他这副如今已是风中之烛,随时都有可能人死灯灭的情况之下,想要避祸逃往其他地方,这难度实在太大,说不定刚出了宫门就见光死都有可能。

不过李珦当然不会把主掌平壤军务政务的大权交到那野心勃勃的李瑈手中,而是交给了那位领议政高昌勋,朝鲜虽然在北部地区,被那些建州女真以及伪建州女真给打的连战连败,可是终于还是退到了那清川江、大宁江一带之后,渐渐地站稳了脚跟。

而从各处被调遣来的朝鲜军队也渐渐地合拢到了一块,在清川江、大宁江一带的顶住了那些部落兵马的疯狂进攻。

而大明的军队,自从在那朔州城下击败了朝鲜大军之后,顺便搭把手将那朔州也给占据了之后,居然就安静了下来,别说是再向南或者向其他方向动一根手指头都不愿意,就像是一个生猛无比杀人无数的老流氓突然装嫩扮起了大家闺秀。

可石亨越是这样按兵不动,就越发地让朝鲜上下心慌意乱,胆战心惊,倒是那些昔日被朝鲜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辽东及鸭绿江一带的诸部落冲伤得比谁都凶狠。

不过在那朝鲜大军在大宁江和清川江一带组成了防线之后,攻势已疲的部族人马也终于停了下来歇着气。

这些部落之中,除了相当一部分是昔日被朝鲜给狠狠拾掇过的外,还有不少,是被迫,或者说是被大明指派而来的辽东诸多部落,其中就有原先实力未损的西海女真等部落。

不过,当他们在朝鲜半岛放开了手脚大肆地攻伐时,当然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自然也就打得越发地卖力起来,以至于一开始没有加入战争的好些小部落也自发地组织了起来,也赶来这片土地上想要分一杯羹。

而当这些野蛮的部落士兵消失在那些被攻破掠劫过来城池之外后,一队队的大明军队开了过来,很是顺利,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反抗地就接过了这些城池的指挥权。

而在控制了城池之后,大量的物资,让这些饱受战争创伤的小老百姓们觉得大明军人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就像这样,每当那些野蛮的部落士卒消失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大明军人还有大量的物资,让这一座座的城池,不需要牺牲任何一名大明军人的生命,就这样落入了大明的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