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3/4页)

辩。唐菁儿止住了她:“她根本就不在这里,这是她用的千里传音之法……为今之计,我等只有离开夫君!”

李莫言提出的这两条的确是苛刻以至:要么将杨一剑杀死,要么永远离开杨一剑!这两条众姐妹其实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无论选择哪一条,对她们来说都太残忍……权衡之下,也许选择后一条还稍微好一点。

菁儿又咳嗽起来。小莲上前轻轻替她捶着背,一边问道:“姐姐,你的身体到底是何原因?为何突然如此羸虚?”“此乃是在雷泽之地困囚‘雷母’时耗费真气过多所至,若能调息三月,自可回复,并无大虑。”小珍叹道:“我还以为姐姐的身体不适是和师叔的出现有关呢。”“你们师叔她其实是个好人,并非奸佞讹诈之徒,虽然她生性比较执拗,但她绝无陈隙害吾之理。”

“可是你先前不是对夫君说,你是因为修习了‘软玉温香修罗真经’,而修习了这种功夫就只能保持玉女之体,而不能和男子有染吗?”小莲疑惑不解道。看来先前一剑和菁儿的谈话她们实际上都听去了。唐菁儿摇头道:“我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搪塞夫君,好让他不至过于阻止我等而已……好了,事已至此,你们都去歇息吧,等明天午夜子时,我等作法去抚琴台,回我教总坛所在。”阿菊眼睛红红道:“那夫君呢?”

“夫君自然不会随我等前去——明日我还要作法先送夫君和他的朋友去京师。不过吾现在功力不继,届时恐需各位姐妹一起运功助力之。”

又是月圆之夜。

万花谷西北方一处高高的山巅上。山巅上有一块半亩见方的平地,一剑和九位夫人立在平地上眺望着暗蓝色天穹中的那一轮明轮。夜风撩展着他们的衣袂和束发一阵阵拂荡飘扬。

一剑吁叹道:“今天晚上的月亮真圆啊,为何月圆人却难圆?”唐菁儿强作颜笑道:“我等今夜俱在,正是欢聚团圆,夫君为何如此伤怀呢?今夜对此美好皎月,我们夫妻不如来联吟诗句,自娱一回,夫君和众位妹妹以为如何?”众姐妹道:“我等不会吟弄诗词啊?姐姐何故出此难题?”

一剑道:“菁儿此意甚好,今有宋时苏轼之《水调歌头》,正合此景此意,我等就来联诵如何?”当下起了个头,对着天上的明轮吟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菁儿接口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菁儿吟完,笑对众姐妹道:“谁来对上下一句?”小珍、小莲推让了一番,还是小莲接着道:“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阁,”“高处不胜寒!”不等小莲说完,阿菊接了口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小珍总算接上了茬,眉宇间已有了一丝忧愁。“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小红也吟出了下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虹虹今天晚上就没有舒展过眉头,吟出来的诗句更加重了浓浓的哀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莹莹和美珠几乎是含着泪花吟出了这接下来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冬香吟完了最后一句后几乎是大放悲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一剑将全篇从头至尾又吟诵了一篇,然后霍然转身,看着菁儿等人,神色凝重道:“菁儿,一剑还是那句话,为何月圆了人却不能圆?”

菁儿脸上闪过一丝无奈和神伤,幽幽道:“夫君,你听这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见明月也并非夜夜都圆的,普天下之苍生也并非时时刻刻都在一起,总会人有骨肉分离、四海漂泊,正所谓‘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何况你我夫妻,只是暂时分离,他日有缘,必还有再见面之机会,夫君为何执著于一时呢?”菁儿说完,忽然又现出一丝微笑:“夫君,菁儿说过,菁儿绝非量小不能容人之人,今日你可与小莲她们单独一晤,叙叙离情,也不枉姐妹们和你夫妻一场。”

一剑环顾小莲众姐妹,人人脸上都挂着泪痕,伤心之情溢于言表……一剑不忍睹视,转过身,默默向平台的另一边走去。

最先走过来的自然是小莲,她的泪水虽然已经象水一样哗哗地流淌,但她却还能平抑住自己的表情,并没有过分的露出伤感之态。她站在一剑面前,定定地凝望着一剑,任泪水在那里流淌……一剑轻轻替她拭去泪水。他眼前仿佛出现了欲望谷中小莲攀着藤条奋不顾身去取“鬼花”的情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