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部分 (第2/4页)

然不下车。孝静帝出云龙门,王公大臣们向他拜辞,高隆之流泪哭泣。就这样孝静帝进入了北城,住在司马子如的南宅。派太尉彭城王元韶等人捧着玉玺印绶,把皇位禅让给齐王。

戊午,齐王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天保。自魏敬宗以来,百官绝禄,至是始复给之。已未,封东魏主为中山王,待以不臣之礼。追尊齐献武王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改为高祖;齐襄王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辛酉,尊王太后娄氏为皇太后。乙丑,降魏朝封爵有差,其宣力霸朝及西、南投化者,不在降限。 戊午(初十),齐王高洋在邺城南郊即皇帝位,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保。自魏孝庄帝以来,朝廷百官都断了俸禄,到这时候才又给了。己未(十一日),北齐封孝静帝为中山王,让他可以不用臣下之礼。同时追尊齐献武王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来又改称为高祖;追尊文襄王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辛酉(十三日),尊王太后娄氏为皇太后。乙丑(十七日),北齐把原来魏朝给大臣们的封爵按不同情况降了级,但其中随高欢起兵以来有过功勋的大臣以及关西和江南来投降归附的臣子不在降级之列。

'30'文成侯宁起兵于吴,有众万人,已巳,进攻吴郡;行吴郡事侯子荣逆击,杀之。宁,范之弟也。子荣因纵兵大掠郡境。

'30'文成侯萧宁在吴县起兵,拥有士兵一万余人,己巳(二十一日),进攻吴郡,代理吴郡政事的侯子荣出兵迎击,杀了萧宁。萧宁是萧范的弟弟。侯子荣因此纵容士兵在吴郡境内大肆抢掠。

自晋氏渡江,三吴最为富庶,贡赋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乱,掠金帛既尽,乃掠人而食之,或卖于北境,遗民殆尽矣。

自从晋朝司马氏渡过长江以来,三吴之地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供给朝廷的贡品、租赋,以及客商行旅,都出在这个地区。到侯景作乱时,乱军把民间的金银财帛抢掠一空,接着就抢掠人口,有的杀了吃掉,有的卖到北方去,三吴之地的老百姓所剩无几了。

是时,唯荆、益所部尚完实,太尉、益州刺史武陵王纪移告征、镇,使世子圆照帅兵三万受湘东王节度。圆照军至巴水,绎授以信州刺史,令屯白帝,未许东下。

这时候,只有荆州、益州所管辖的地区还比较完整充实。太尉、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移文通告各征、镇,让世子萧圆照率兵三万接受湘东王指挥。萧圆照的军队抵达巴水时,萧绎授给他信州刺史之职,命令他驻扎在白帝城,不许他继续东下。

'31'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连行扬州事。

'31'六月,辛巳(初三),梁朝任命南郡王萧大连掌管扬州政事。

'32'江夏王大款、山阳王大成、宜都王大封自信安间道奔江陵。

'32'江夏王萧大款、山阳王萧大成、宜都王萧大封从信安抄小路投奔江陵。

'33'齐主封宗室高岳等十人、功臣库狄干等七人皆为王。癸未,封弟浚 为永安王,淹为平阳王,浟为彭城王,演为常山王,涣为上党王,淯为襄城王,湛为长广王,湝为任城王,湜为高阳王,济为博陵王,3386为新平王,润为冯翊王,洽为汉阳王。

'33'北齐国主高洋封皇室高岳等十人、功臣库狄干等七人为王。癸未(初五),封弟弟高浚为永安王,高淹为平阳王,高浟为彭城王,高演为常山王,高涣为上党王,高淯为襄城王,高湛为长广王,高湝为任城王,高湜为高阳王,高济为博陵王,高凝为新平王,高润为冯翊王,高洽为汉阳王。

'34'鄱阳王范既卒,侯瑱往依庄铁,铁忌之;瑱不自安,丙戌,诈引铁谋事,因杀之,自据豫章。

'34'鄱阳王萧范死了以后,侯瑱去依附庄铁,庄铁对他心怀猜忌,侯瑱心里不安稳,丙戌(初八),假称约庄铁一块商量事情,乘机杀害了他,自己占据了豫章。

'35'寻阳王大心遣徐嗣徽夜袭湓城,安南侯恬、裴之横等击走之。

'35'寻阳王萧大心派徐嗣徽乘夜袭击湓城,安南侯萧恬、裴之横等把他打跑了。

'36'齐主娶赵郡李希宗之女,生子殷及绍德;又纳段韶之妹。及将建中宫,高隆之、高德政欲结勋贵之援,乃言“汉妇人不可为天下母,宜更择美配。”帝不从。丁亥,立李氏为皇后,以段氏为昭仪,子殷为皇太子。庚寅,以库狄干为太宰,彭乐为太尉,潘相乐为司徒,司马子如为司空。辛卯,以清河王岳为司州牧。

'36'北齐国主高洋娶了赵郡人李希宗的女儿,生下儿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