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部分 (第2/4页)

上与宇文丞相的恩德。你们中间能够跟我同心协力的人可以和我一道坚守此城;实在害怕本城陷落的可以随便出城。”大家都被他的话感动了,就一心与他守城。

魏主留阌乡。丞相泰以士马疲弊,不可速进,且谓青雀等乌合,不能为患,曰:“我至长安,以轻骑临之,必当面缚。”通直散骑常侍吴郡陆通谏曰:“贼逆谋久定,必无迁善之心,蜂虿有毒,安可轻也!且贼诈言东寇将至,今若以轻骑临之,百姓谓为信然,益当惊扰。今军虽疲弊,精锐尚多,以明公之威,总大军以临之,何忧不克!”泰从之,引兵西入。父老见泰至,莫不悲喜,士女相贺。华州刺史宇文导引入咸阳,斩思庆,禽伏德,南渡渭,与泰会,崐攻青雀,破之。太保梁景睿以疾留长安,与青雀通谋,泰杀之。

西魏的文帝留在阌乡。丞相宇文泰考虑到士兵与马匹都已经疲惫不堪,不再能快速前进,并且认为赵青雀等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成为大的祸患,就说道:“我到达长安,让轻装的骑兵直冲进去,赵青雀这些人一定会自缚而降,向我当面请罪。”通直散骑常侍吴郡人陆通劝告说:“那些奸贼很久之前就已图谋叛乱,一定没有改恶从善的心意,蜂、蝎是有毒的,怎么可以轻视?况且那些贼寇欺骗百姓,说东魏人将要到达,我们现在如果派轻装骑兵冲进城去,老百姓就会觉得情况真的象那些贼寇说的那样,于是就会更加惊慌不安。眼下我们的部队虽然已经疲劳,但是精锐兵马还比较多,凭着您的威望,带着大部队进长安城,哪里用得着忧虑打败不了敌人呢?”宇文泰听从了陆通的意见,带领部队向西入城。城里的父老们看见宇文泰回来了,没有一个不是悲喜交加,男男女女们都相互庆贺。华州刺史宇文导带领人马攻进咸阳,杀掉了慕容思庆,捉住了于伏德,又南渡渭河,与宇文泰汇合,然后向赵青雀发起了进攻,挫败了对方。西魏的太保梁景睿因病留在长安,与赵青雀一同密谋叛乱,宇文泰杀掉了他。

'13'东魏太师欢自晋阳七千骑至孟津,未济,闻魏师已遁,遂济河,遣别将追魏师至崤,不及而还。欢攻金墉,长孙子彦弃城走,焚城中室屋俱尽,欢毁金墉而还。

'13'东魏的太师高欢带领七千名骑兵从晋阳赶到孟津,还没有开始渡黄河,就听说西魏的部队已经逃走,于是立即渡过黄河,又派遣其他将领追击西魏的兵马,一直追到崤县还没有赶上,这才返回。高欢向金墉发起了进攻,长孙子彦放弃该城逃跑,临行前把城里的房屋烧得干干净净,高欢拆毁了金墉城之后回到东魏。

东魏之迁邺也,主客郎中裴让之留洛阳;独孤信之败也,让之弟诹之随丞相泰入关,为大行台仓曹郎中。欢囚让之兄弟五人,让之曰:“昔诸葛亮兄弟,事吴、蜀各尽其心,况让之老母在此,不忠不孝,必不为也。明公推诚待物,物亦归心;若用猜忌,去霸业远矣。”欢皆释之。

东魏将国都迁往邺城的时候,主客郎中裴让之留在洛阳;独孤信在邙山之战中失败以后,裴让之的弟弟裴诹之跟随西魏的丞相宇文泰进入关中,被任命为大行台仓曹郎中。高欢囚禁了裴让之兄弟五人,裴让之对高欢说:“昔日诸 葛亮兄弟二人,一个帮助吴国,一个为蜀国服务,各自都尽心尽力。何况我裴让之还有老母亲在这里,不忠不孝之事我是绝对不会干的。您要是诚心诚意地对待一个人,他自然也会把心交给您;如果您喜欢猜疑人,那么就很难建立起霸业。”高欢听罢,将裴让之兄弟都释放了。

九月,魏主入长安,丞相泰还屯华州。

九月,西魏文帝返回长安,丞相宇文泰也回到华州屯兵。

'14'东魏大都督贺拔仁击邢磨纳、卢仲礼等,平之。

'14'东魏的大都督贺拔仁袭击并消灭了邢磨纳、卢仲礼等人的兵马。

卢景裕本儒生,太师欢释之,召馆于家,使教诸子。景裕讲论精微,难者或相诋诃,大声厉色,言至不逊,而景裕神采俨然,风调如一,从容往复,无际可寻。性清静,历官屡有进退,无得失之色;弊衣粗食,恬然自安,终日端严,如对宾客。

卢景裕本是一位读书人,太师高欢释放他之后,把他叫到家里,让他开设书塾,教自己的几个儿子。卢景裕的讲解议论精辟入微,和他辩论的人有的诋毁呵斥他,大声嚷嚷,表情严厉,言语很不礼貌,但是卢景裕依然神情庄严,风度不变,从容不迫地辩论,看不出一点情绪受到影响的痕迹。他生性喜欢清静,为官生涯中多次被提升或降职,可从来不表露出得意或失意的样子;平时,他穿劣质的衣服,吃粗陋的食物,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