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部分 (第2/4页)

诸子。

'11'魏刘昶以雨水方降,表请还师,魏人许之;丙午,遣车骑大将军冯熙将兵迎子。

'11'由于正当雨季,北魏刘昶上表请求将军队撤回,孝文帝允许了他的请求。丙午(初十),孝文帝派遣车骑大将军冯熙率领军队前去迎接刘昶。

'12'夏,四月,辛巳,魏主如白登山;五月,丙申朔,如火山;壬寅,还平城。

'12'夏季,四月,辛巳(十六日),北魏孝文帝前往白登山。五月,丙申朔(初一),孝文帝前往火山。壬寅(初七),返回平城。

'13'自晋以来,建康宫之外城唯设竹篱,而有六门。会有发白虎樽者,言“白门三重关,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命改立都墙。

'13'自从晋朝以来,建康宫室的外城只是用竹篱环绕着,有六个大门。适逢有人揭开白虎樽的盖子,饮酒进言说:“建康白门三层关,竹篱穿破不完全。”齐高帝被这个人的话感动了,便命令改建城墙。

'14'李乌奴数乘间出寇梁州,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王图南将益州兵从剑阁掩击之;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发梁州兵屯白马,与图南覆背击乌奴,大破之,乌奴走保武兴。慧景,祖思之族人也。

'14'李乌奴多次乘机出兵侵犯梁州,豫章王萧嶷派遣中兵参军王图南率领益州军队,由剑阁突袭李乌奴。梁州、南秦州两州刺史崔慧景调集梁州军队驻扎在白马,与王图南前后夹击李乌奴,将他打得大败,李乌奴逃往武兴,据城防守。崔慧景是崔祖思的同族。

'15'秋,七月,辛亥,魏主如火山。

'15'秋季,七月,辛亥(十七日),北魏孝文帝前往火山。

'16'戊午,皇太子穆妃裴氏卒。

'16'戊午(二十四日),南齐皇太子穆妃裴氏故去。

'17'诏南郡王长懋移镇西州。

'17'高帝颁诏命令南郡王萧长懋迁移到西州。

'18'角城戍主举城降魏;秋,八月,丁酉,魏遣徐州刺史梁郡王嘉迎之。又遣平南将军郎大檀等三将出朐城,将军白吐头等二将出海西,将军元泰等二将出连口,将军封延等三将出角城,镇南将军贺罗出下蔡,同入寇。

'18'角城戍主率领全城归降北魏。秋季,八月,丁酉(疑误),北魏派遣徐州刺史梁郡王拓跋嘉迎接角城戍主。北魏还派遣平南将军郎大檀等三员将领出兵朐城,将军白吐头等两员将领出兵海西,将军元泰等两员将领出兵连口,将军封延等三员将领出兵角城,镇南将军贺罗出兵下蔡,一同前去侵犯南齐。

'19'甲辰,魏主如方山;戊申,游武州山石窟寺。庚戌,还平城。

'19'甲辰(疑误),北魏孝文帝前往方山。戊申(疑误),孝文帝游览武州山的石窟寺。庚戌(疑误),孝文帝返回平城。

'20'崔慧景遣长史裴叔保攻李乌奴于武兴,为氐王杨文弘所败。

'20'崔慧景派遣长史裴叔保在武兴进攻李乌奴,被氐王杨文弘击败。

'21'九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21'九月,甲午朔(初一),出现日食。

'22'丙午,柔然遣使来聘。

'22'丙午(十三日),柔然派遣使者前来南齐通问修好。

'23'汝南太守常元真、龙骧将军胡青苟降于魏。

'23'汝南太守常元真和龙骧将军胡青苟向北魏投降。

'24'闰月,辛巳,遣领军李安民循行清、泗诸戍以备魏,

'24'闰九月,辛巳(十八日),高帝派遣领军李安民巡视清水、泗水一带的各个据点,防备北魏的进攻。

'25'魏梁郡王嘉帅众十万围朐山,朐山戍主玄元度婴城固守,青、冀二州刺史范阳卢绍之遣子奂将兵助之。庚寅,元度大破魏师。台遣军主崔灵建等将万余人自淮入海,夜至,各举两炬;魏师望见,遁去。

'25'北魏梁郡王拓跋嘉率领十万兵马包围朐山,朐山戍主玄元度环城坚守,青州、冀州两州刺史范阳人氏卢绍之派遣儿子卢奂率兵援助玄元度。庚寅(二十七日),玄元度大败北魏军。南齐朝廷派遣军主崔灵建等人率领一万余人崐由淮水进入东海,黑夜降临的时候,每人各自举着两把火炬,北魏军见此情景,便逃走了。

'26'冬,十月,王俭固请解选职,许之;加俭侍中,以太子詹事何戢领选。上以戢资重,欲加常侍,褚渊曰:“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