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页)

愧疚。

两人正各藏心思,不料,侯文书却又‘呜呜’地哭了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恋恋不舍,令人哭笑不得。

“好了,别哭了,作什么样子,虽然它与你无缘,但你受了它的‘道光’,却也改变了你的命数,只怕你rì后真的可以入我道门了。”陈沐道。

“啊!舅父大人,你说真的,别是诓我吧。”侯文书闻言大喜道。

“或许吧。”陈沐不耐烦地道。

“或许?那就是有机会啦。哈哈,我也能入道了。侯道人,‘猴道人’,不好、不好。”侯文书又得意又苦恼。

这时候,陶宝见陈沐没有再冲他出手的意思,才放下心,走到那碑文前,仔细地观瞧。只见石碑古朴大气,雕刻的是古篆,字字道意纵横,别有一番味道。绕到碑文之后,却发现后面还刻有一行小字。只是这字迹古怪,字体从未见过,完全不认识。

陶宝虽然自幼学文识字,但也仅限于识讲闻读,学问自然是较差的。

“侯兄,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文字?”

“什么?哪里?我来看看。”侯文书好奇地走了过来。

“啊?这是什么文字?我也从未见过。”侯文书见到那行小字后,也是两眼一摸黑。

陈沐也走了过来,看了那文字,皱了皱眉,迟疑地道,“这似乎是上古文字。我也不认识。”

“上古文字?那不是要万年之前。”侯文书咋舌道。

“应该是吧。我也不敢确定。”陈沐道。

“还真奇怪,这古篆应该是千年前大周时所创的文字字体,雕刻在前面,而这上古文字却刻在后面。莫非有什么秘密。”侯文书自语道。

“或许这一面才是正面。”陶宝说道。

“哈哈,还是兄弟你聪明啊。”侯文书笑道。

“这位小兄弟猜的真准,确实,那‘阳文’的一面才是正面。”忽然,空间传来一把声音,余音轻震,却把三人俱吓了一跳。

三人俱回身瞭望。只见在这洞内空间的另一侧,缓缓走出来一个面貌英俊的少年人。

“你是谁?”陈沐立时jǐng觉地捏了道法。

这少年人眉清目秀,鼻阔额方,俊气非凡,尤其一身淡雅的青sè道衣更衬托出他与众不同的高绝气质。

一双清澈的眼睛仿佛藏着天大的秘密,又似拥有能轻易地看透人心的力量。

仅仅向前走了几步,陈沐与陶宝便感觉到一股无与伦比的威压,甚至连体内的道元都有溃散的迹象。

不同于陈沐、陶宝二人,侯文书却丝毫压力都没有。好奇地看着这少年,笑道,“看你的岁数也不过十五、六,怎么口气却这般大,他是小兄弟,你又是什么辈份。”

“文书!不得无礼。”陈沐脸sè一变,忙喝止道。接着深施一礼,恭敬地向少年拜道:“晚辈修道士陈沐,拜见前辈。这是我的外甥侯文书,请前辈不要与他见识。”

“呵呵,还是你有些眼力。观星道派,不错、不错。……这个小兄弟,你呢?”少年人饶有兴趣地望着陶宝,问道。

陶宝如此机灵的人,明白这个看似少年的道人绝对是个逆天的存在,连忙学着陈沐一拜到底,答道,“晚辈陶宝,也是个修道士,不过尚未加入道派。”

“哦,原来竟是个小散修,如今你这般的小散修可不多见了。人都道,大树底下好乘凉,却不知散修有散修的好处,可以博采众家,万法归一。难得、难得。”少年人非常满意地向陶宝点点头。

侯文书虽不知深浅,但见舅父与陶宝都对着这个面嫩的少年恭敬有加,便闭上了嘴,有些好奇地不断在少年人的脸上扫视。

少年人被他看来看去,也不生气,淡淡一笑。漫步来到那碑文跟前,手抚碑文,追思道,“说起来,这篆字碑文还是我师父雕刻的,一晃儿也有九百八十六年了。”

“咝!”三人都觉得的齿间一阵凉风。

“呵呵,那时我才一百五十三岁,真是风华正貌啊。”少年人有些感慨地说道,全然不顾三个小孩子呆滞的眼神。

侯文书双眼翻白,无语地望着他,暗道,这小家伙不是吹牛皮,就是真正的老妖怪,哪有人能活一千多岁的。估计多半还是在吹牛皮。

少年人将侯文书的表情看在眼里,更觉得他与自己大有缘法。不过,要是自己不露上一手jīng妙道法,就要被人当作吹牛皮的骗子了。

只见少年人伸出右手,手掌向天展开,‘轰’地一下,一大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