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别做梦了,哼,谁都想成为天迹,但先成了大道士再说吧。”李昆道人拍打他的脸道。

陶宝这时突然又有些讨厌起李昆这张丑脸了。

转眼之间,陶宝在桃门道派已呆了三天。

在道法修行上,不仅《桃源记》要修炼,现在又多了《月神赋》。而且在李昆的指点下,他每rì清晨修炼《松崖诀》,上午修炼《桃源记》,中午修炼《羲一阳经》,到了下午再修炼《桃源记》,傍晚时修炼《碧水诀》,入夜后随李昆修炼《月神赋》。如此一来,陶宝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修炼、学习。

这三天,就如三个月也不止。

直到入门第四rì,陶宝才非常意外看到了小妹陶菊儿。

………【第四十三章 道塔熄】………

“耿师弟,轮到你了。”周平道人神情疲惫地说道。

陶宝收回望向桃花宫大殿的目光,回头向师兄周平道:“师兄收手吧。”

说罢,双目深注道塔中心的紫芯铜烛灯,左手食指送出一缕道火,接替周平让烛火继续燃烧。

烛火轻微地晃了晃,便恢复了火苗三寸一的高度,旺旺地燃烧起来。

这里是桃花宫大殿西北角的一个八角道塔。塔身高约一丈八,围二尺三,塔座为腾龙伏虎纹道基,塔身上纹理曲折,似乎蕴含天地至理。道塔上半部中空,开有八面小窗,rì夜火烛不熄,这便需要派中弟子轮流以自身道火相继。这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初入桃门的弟子最不愿意做的杂务之一。烛灯的位置很高,所以需要人飘在半空中才能看清,紫芯铜的烛灯也需要温度极高的道火才能使其燃烧的明亮通透。时间又长达四个时辰,因此极为消耗道元。并且因对火苗的大小高度有苛刻的要求,不能大也不能小,所以又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轮值下来,莫不道元损耗一空,jīng神疲倦,令初入门的弟子最头疼。

事实上,这也是道派为了磨炼派中弟子耐xìng、专注,以及催发其道元修炼的方法之一。每个弟子都要经此一关,任何人都不会例外。所以,陶宝虽然入门仅三天,依然被派了出来。

这样的道塔在整个桃门道派共三百六十五个,藏一年天数之理。若遇偶数年,则在最后一天点燃桃花宫大殿最大的一尊道塔,位于第九层山尚殿前的皇尊圣到道塔。那尊道塔恐怖到需要一千二百余名弟子联合一起才能点亮其中的玉煌灯。而玉煌灯亮时,西桃山宝光流离,道光漫天,极度辉煌。

桃花宫大殿是桃门道派最重要的大殿。周围道塔也最多,共三十六尊。所以仅仅每天rì夜轮值点燃道塔的弟子就有一百零八人。通常是一人燃灯,两人护塔。桃门道派十一层除天地两层,共九层大殿弟子,每次都是三层弟子一轮换,今rì正是山华殿、山尚殿和山前殿值守。

刚刚陶宝就一直在观察大殿周围的环境,为rì后盗宝离开想办法。大殿位于整个西桃山山顶位置,共有六条通道通往山下诸殿及后山,其中四条是在前殿通往山下,另两条则在殿后通往后山。西桃山内,严禁任何飞遁之法,空中亦有不知数的恐怖护派法阵,所以纵使盗得灵光石,也无法用飞遁之法迅速离开。只能选择徙步下山,而选择哪一条下山之路,还要继续探查。虽然陶宝明知道盗宝成功的可能xìng微乎其微,但既然身在局中,自然要努力一试了。不过,盗宝首要一条就是绝对不能在盗宝时暴露自己,否则光是这明为点燃道塔,实为护持大殿的一百零八个道士,就可以将自己轰杀至渣。

陶宝刚一接替周平,就发觉到这是极为变态的任务,无怪乎周平全身湿透,jīng神萎糜。原来这紫芯铜烛灯既硬又滑,若道火不稳,则滑过一旁,若道火不炽,则无法燃亮灯芯,仅仅靠道火的光亮,是无法照亮道塔周围三十三丈距离的空间的。

道元以极快的速度在消耗着,陶宝脸sè剧变,按照这个速度,他的道元恐怕连一个时辰都支撑不到。

另一个最早轮值完任务蔡长文抬眼瞅了陶宝一眼,眉头一紧,张口说道:“别分心,以你的道力应该足够完成任务的,只是你的道元运用实在糟糕了,无形中浪废了大半。《桃花道法》第十三章‘注异’中提到过这种道元jīng细运用的方法,你没有仔细看吗?”

陶宝面上一臊,却没有回嘴,只因他确实看了,但没有注意。当时他只顾死记硬背,根本没有专心致致地体会。

周平刚刚缓口气,轻声道,“蔡师兄,耿师弟刚入门几天,定然是还没有看过。你也不用太过苛责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