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2/4页)

。以后朕就是去了也安心哪。三弟还一直担心轩儿,这不就出成果了吗?好好好!

不过这鞑子现在想要议和,那可是太晚了,杀我边关百姓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今日?这次一定要把他们赶回漠北,这样至少五十年他们是不敢来侵扰了。

哼,想要把五弟的人头送给朕?也好,朕就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狗咬狗。不过想要朕放过你们,那是不可能的。“传朕旨意,暂时休战一个月。真倒是等着他们的诚意呢。”

八皇子大胜鞑子兵的消息传过来,满城的百姓都沸腾了,这位八皇子果然不简单,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就有此计谋,真是英雄少年。不过最为兴奋的确是京里的闺秀们,想一想,这个八皇子,又年轻,又有权势,又是如此的了得,而且还没有成亲。这这这,还等什么?

于是许多家里有女儿是适龄的夫人都忙不迭的去给太后和皇后问安。还特意带上自己的女儿,就希望能被太后和皇后看重,能成为八皇子妃。

这次八皇子立下那么大的功,回来了皇上肯定要封他为亲王的,那到时候就是亲王妃,这是多大的荣耀!于是这些夫人们都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女儿。

太后是痛并快乐着,看见自己的孙儿有出息当然高兴,看见这么多人想要嫁给自己的轩儿也高兴,可是这些人中到底哪个才是那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呢?皇后说得等轩儿十八岁的时候才会出现,可是看着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们,太后老人家好心痛啊。要是轩儿正常,还可以从中间选几个给他当侧妃,现在只能看一看了。

皇后那边倒是对这些夫人的女儿淡淡的,毕竟是心中有数,不过她这里不着急,倒是把她娘家的嫂子给急坏了。

皇后娘家姓刘,也是诗书门第,做着不大不小的文官。还算是本本分分。皇上也最讨厌外戚势大,所以皇后娘家倒是没有什么实权。

不过皇后娘家男人知道本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本分。皇后娘娘的这位嫂子却是续弦,刚好只生的一女,今年十四芳龄。生的面貌倒是可人,在家里也深受宠爱。目前也还是没有定亲。

因为皇后时常教导娘家人要谨慎,没事不要常进宫,所以这位刘姑娘进宫的次数还没有那安康郡主多。

要说这位刘姑娘为什么没有定亲,那理由也简单,是高不成低不就。国舅爷想要嫁的低一些,以后生活也好一些。生为外戚,就该低调,若不然成了皇上的心病,以后灭门的事都有。国舅爷看得通透,自己也领着个不咸不淡的差事。

自己原配的孩子,也是都是娶得那些闲职的官员的女儿,连大女儿也是早早的嫁了外省,免得又有人打主意说给太子。

这样对皇上构不成威胁,皇后娘娘也稳坐后位,自己一家老小的荣华富贵能长久保持。

可是自从原配去世,娶了这个郭氏后,就有些不同了。这郭氏虽然也是文官之女,可是却又一颗向上爬的心。嫁给了国舅爷,原想着以后也能弄个侯爷夫人当当,可是自己的丈夫却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没有上进心。劝说无效,还是照旧。那好吧,你不成,我就靠自己的儿子,原配的儿子是靠不上,那就只能自己生的儿子了。

可惜郭氏的肚皮不争气,成亲这十几年就只得了刘小姐一个苗苗。好在郭氏没有绝望,女儿就女儿吧,咱们的皇后娘娘不也是个姑娘,还不是成了一国之母?

所以郭氏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的,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女儿,到了可以定亲的年龄,是左挑不成,右挑也看不上。其实说到底是嫌弃别人的权势不够大。

国舅爷说了她好几次,郭氏回道:“妾身只有这一个女儿,当然不会害她,老爷还有别的子女,自然就不把茹儿放在心上!”茹儿是刘小姐的名字。

国舅爷就让她折腾,反正到最后的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太离谱的事自己一定不会答应。

于是郭氏就折腾开了,原来的想法是,等女儿长大了,到时候给太子做个侧妃,因为正妃是早早的都娶了。凭借茹儿是太子表妹的份上,还斗不过那太子妃?而且还有皇后娘娘看着呢。等太子登基了,茹儿至少也是四妃之一,以后的事还说不定呢。说不定茹儿也能弄个皇后当当呢。

可是,现在八皇子的事一传开,那郭氏的心思就开了。看八皇子这架势,没准以后还是他能登上大宝呢。即使不能登上大宝,也会是亲王,而且八皇子还没有娶亲,自己的女儿一嫁过去就是正妃,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年龄也相当。看女儿听到八皇子的事也是仰慕的神色,为何不把女儿嫁给八皇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