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部分 (第2/4页)

的工作很忙,我就不打扰您了,我也要及时赶回去,尽快的召开常委会议,传达省委和您的指示。”

水晨曦离开之后,郑伟拿起了穆国兴的包,刚想出门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又响了起来。

穆国兴对郑伟点了点头,示意他出去等候,然后拿起了电话:“我是穆国兴,请问您是哪位?““国兴同志啊,还没有下班吧!“电话里传出来的是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音浩的声音:“我就和你讲几句话,不会耽误你很长时间的。你们省有个叫倪培山的市委书记吧?”

穆国兴明白了,倪洪奎临走的时就曾经讲过,要求广南省委要给倪培山一个正确的评价,当时穆国兴就意识到倪洪奎回到京城,肯定会为倪培山的升官而活动的。这是因为他看到倪培山在广南省已经升官无望了,这是要把他调去外省了,看来倪洪奎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为了倪培山能够升官是什么办法都能想得出来。

“呵呵,陈部长您好!我就猜到你快要给我来电话了!”

电话里传来了陈音浩的笑声:“哈哈,既然你猜到了,我也就不和你绕弯子了。辽东省的领导班子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央决定要适当的进行一下调整,有人就向中组部推荐你们省那个叫倪培山的市委书记。对你们省的干部,中组部还是要征求一下你们省委的意见。”

该来的终于来了,穆国兴也知道他此时的这一句话,就将决定倪培山下半辈子的命运。

两千零一十章喜酒悶茶窝囊烟

现在还差八千个打赏币就可以加更两章了,微笑谢谢书友们的支持!!!

一般的情况下,是没有人在这个关键时刻阻挡别人进步的。官场里的人最盼望的就是升官,每个人自从踏上仕途那一天开始,就把升官当做最高的理想,特别是像倪培山目前这种正厅级升副部,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只要是没有太大的过节,大多数的人都会给人家助一臂之力的。

可是对于倪培山这个人,穆国兴就不是这么认为了,首先这个人的工作能力很差,其次,这个人的思想很成问题,或者说是施政理念非常不正确,担任了三年的红峰市市委书记,没有做出什么政绩不说,,反而在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捂的态度,把一个好端端的红峰市搞的是四处冒火,八处冒烟,留下了一个乱摊子,还要让别人给他擦屁股。

如果让倪培山这样的人走向了更高的领导岗位,不仅不能为老百姓带来福祉,还会成为老百姓的一个祸害,也是对党和人民利益的极端不负责任。

治民先治吏,是历代王朝共同的政治经验,这是因为,官吏的管理与权力的运用相伴而行。因此,官吏既要具备普通社会道德和基本的职业道德,如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勤于政事、扬清激浊、办事公道、救危助困等,又应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养成官德,也就是权力道德,如清正廉洁、诚实无私、遵纪守法等。

像倪培山这样的人,不仅达不到现在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即便是与封建王朝的官吏标准相比较,也是有着不小差距的。

倪洪奎对倪培山的进步如此关心,是抱着一种报恩的思想,但是报恩归报恩,你完全可以通过个人行为来达到这个目的,却不能把官爵作为一种私人报恩的馈赠。从这一方面来看,倪洪奎这个人的思想,也是很成问题的。

“陈部长,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和你讲,对倪培山这个人绝对不能重用。他在担任市委书记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把一个市的工作搞的一团糟,省委因此于前不久刚调整了他的工作,并派下一个联合调查组,去调查红峰市出现的问题。前几天倪培山的远房叔叔倪洪奎老首长,也来到广南替倪培山说情,但被我们给顶了回去。我也预料到倪洪奎是绝对不会甘心,他一定会通过另一个方式来达到让倪培山升官的目的。”

陈音浩说道:“你讲的很对,确实是倪洪奎通过某种渠道向中央提出的建议。既然你有这个态度,我们也就放心了,你也要相信中组部会把好这个关,绝不会让一些人尸餐素位,败坏了我们党的风气!”

沉默了一会陈音浩又说道:“只不过这样以来,你就又要得罪一些人了。你也要知道这些人的能量还是不小的。”

“呵呵,我既然敢有这样的态度,我就做好了一切准备,我个人的荣辱算不了什么的,党和人民利益的才是最为重要的。我绝不能眼看着一个昏官被提拔起来,让他再去祸害其他地方的老百姓。”

穆国兴也很清楚,陈音浩讲的是实话,这样以来,不仅要得罪倪洪奎本人,还有可能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