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部分 (第2/4页)

两个人人细细的品着,谁也没有先讲话。赵德存也很清楚,吕林这次来找他并不仅仅是看望那么简单,一定还有其他的事情,而吕林也在琢磨着应该如何开口向老领导讲这件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中组部对调控委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据内部消息:秦林海和吕林这两个副主任,要有一个担任调控委主任。虽然这一段时间调控委的工作由秦林海在主持,但在官场中只要运作得当,主持工作的未必能当一把手,爆冷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虽然吕林在调控委里的排名比秦林海低,但从这两年的工作来看,他的能力还是要比秦林海略胜一筹的。这两个竞争对手也是明里暗里在较量着,虽然两个人嘴都不说什么,但是大家都知道彼此的背景。

秦林海是前一任三号首长何老的老部下,而吕林则是老穆家提拔起来的,这也正是自穆国兴进入领导核心之后,调控委长期没有正主任的原因。有些事情是不能着急的,尤其是这种敏感的人事安排更要特别注意。

两个人聊了一会河西省的情况,又回顾了在一起工作时的情景,赵德存渐渐明白了吕林这次来的目的,有让他帮吕林在七号首长面前讲讲话的意思。

对于这么重大的人事安排,赵德存自然是不敢轻易表态的,不要说他只是穆国兴的一个地下老丈人,就是名正言顺的,他也没有这个胆子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穆国兴的强势让他心里打怵,更因为赵婷每次来都会嘱咐他,来到京城不要管闲事,千万不要帮别人跑官要官,免得到时候搞的大家都不好看了。

赵德存此时只好装起了糊涂,而吕林则是心急火燎的,因为他知道中组部的考察结果最近就要报了,在这种关键时刻赵德存要是不帮他讲话,他要是想当调控委的一把手还是非常困难的。

吕林谈起调控委的工作,赵德存根本就不接话,越是这样吕林就越着急,最后也只好直截了当的把自己的目的讲了出来。

“老领导,自从七号首长进入领导核心之后,调控委一直就由秦林海同志主持,前一段时间中组部对调控委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

既然吕林已经明白的讲出了这件事,赵德存也就不好再装糊涂了,想了一下字斟句酌的说道:“吕林啊,咱们河西省你那一批的市委记中,你的进步也算是最快的了。你当年的一些老同事有好多人现在仍旧在担任着厅级领导工作,干什么样的工作要有组织来决定,千万不要做糊涂事啊。”

按理说赵德存这句话讲的就很到位了,如果没有穆从文的提拔,吕林不要说是担任调控委的副主任了,就是烽山市的市委记他也当不。一个人的**是永无止境的,站在这个山看那个山高,这种思想也是很危险的。

吕林好像没有听懂赵德存话里的意思似的,又说道:“老领导,论工作能力和各方面的表现,我都不逊于秦林海,但是,秦林海是一任三号首长的老部下,我听说这一段时间他经常往何老家里跑。”

赵德存感到有必要敲打敲打吕林了,有这种思想怎么能行呢:“吕林同志,你已经是高级干部了,应该脱离那些低级趣味的思想,怎么能人云亦云乱讲话呢?对于干部的使用,中央自有统一安排,只要是工作作出成绩来了,我相信中央也不会看不到。”

在官场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赵德存,岂能看不透中央现在的做法。调控委两年多都没有一把手,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中央为了维持一种政治的均衡。如果提拔起秦林海来,一号要考虑一下穆国兴的感受,可如果提拔起了吕林,一号同样也要照顾前三号的面子,有时候对于干部的提拔并不仅仅考虑一个人的政绩大小,其背后的政治因素也更为重要。

对于官员的任命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着不慎就会破坏这得来不易的安定局面,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形势下,一号首长更是要格外慎重了。调控委的工作非常重要,这可不像提拔起下面一个副省长那么简单。

吕林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次是白来了,赵德存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帮他讲话的。可是除了赵德存之外,吕林又能去找谁呢?去找他的老领导穆记?人家远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到京城,这个时候总不能无缘无故的跑去打扰人家,就是去了又能说什么呢?难道说老首长,请你支持我担任调控委主任,真要是这样的话,吕林肯定会被穆从文赶出去,穆家从此就会毫不留情的抛弃他。

虽然吕林在京城这两三年里也认识了不少的人,但这些人都是和他级别差不多的国家部委领导,不用说是中央九大常委了,就是政治局委员,除了穆从文之外,其他的吕林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