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这跟登贝莱那种全军突击的思路有点类似,都是等阵型拉开站好位置,依靠个人能力一对一形成突破,创造机会。当然戴牧能力没那么强,因此只能靠传控及队友跑位,然后他直接去找能爆掉的那个点。

于是开场一段时间,戴牧持续把球弄到南安普顿6号马丁的位置做文章。

“有点出乎意料,南安普顿并没有打出如上一轮8比0那样潮水般的攻势,来自中国的泰山队控制了比赛节奏,他们已经创造了几次机会。应该注意到的是,泰山队似乎找到了对手的薄弱环节……”

葡萄牙名解说,若热·巴普蒂斯塔从来不会忘记调侃,继续道:“可以这么说,泰山队的18号戴牧在南安普顿6号马丁那里找到了进攻创造的源泉。”

被连续戏耍,马丁自己也发觉不对劲,在心里暗骂:“那个18号,没想到真有几把刷子,叫他来防区只是开开玩笑,他竟然当真了!斯奈德林居然也不来帮忙,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攻别的点不行么,怎么非得从我这里过……”

“挖槽,又过来了!”

戴牧持球过来找机会,马丁此时已不敢上抢,只稳守位置,跟住人,也不出脚。

苏桓从锋线上回撤,戴牧斜着趟球,两人交叉跑位,错身之后戴牧脚下已经没有了球,很自然,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跟着戴牧的马丁心想:“终于有机会合围了,一对一抢不下来,有人帮忙我还不信不行!”

马丁打算伸脚,却陡然一惊:“什么情况,球到哪去了?不是应该在这小子脚下的么?也没看到他传球啊!”

这时,只听到足球场上熟悉而又清脆的“砰”的一声,是球砸到门柱君的声音。

不仅是马丁,场上南安普顿不少球员都没看清楚,这个球是怎么运行的?明明18号跟之前一样,晃开角度之后,大概会选择射门或者传威胁球,而这次,球突然到了10号脚下,关键是,没看到球的传递啊!都心惊:“难道是刚才交错跑位时传的?这样的配合,怎么可能?”

“精彩的配合!来自中国的泰山队的10号和18号默契程度超乎想象,一个人把球往前趟到另一人脚底下,另一人同时反向趟球,这种几乎同步的步点肯定是练习多次的成果……”解说员巴普蒂斯塔说。

“18号不仅将球巧妙传给10号,还将后腰马丁带走,由10号从容起脚射门,刚才离进球只差了一点点。可以看出,来自中国的泰山队相比南安普顿在技术与配合上占据优势……”

现场葡萄牙观众皆为这个漂亮的配合鼓掌。

泰山队替补席前,毕国彬问张教练:“这么细的配合你是怎么让他们练出来的?”

张教练说:“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毕国彬讶道:“这几天是你主持的训练啊。”

“是啊,但我只给出大方向,让戴牧做自由人,球权给他,给他场上的指挥权,然后我就没怎么管了。”张教练说。

“不是吧,这样也行!”毕国彬更是惊讶说。

张教练说:“戴牧球商高着呐,打南安普顿6号那个点就是他主张的,我都没料到效果这么好。”

……

此时南安普顿的球员意识到,对手准备得更加充分,不可小视。他们也是有自己风格的,当适应过来之后,旋即发起进攻。只见4号斯奈德林长传球找中锋加罗德。

加罗德身体优势明显,头上功夫没得说,在长传冲吊的打法中效果很赞。由他在前场作为支点,将头球摆渡给队友,球下来直接在前场组织进攻,简单直接有效率。

上一轮比兰尼塞斯被灌八球,有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被这招连续进球,之后崩溃。

看到好基友马丁接连出丑,加罗德早就憋了股劲,观察来球的落点,跑位,准备争顶。

戴牧回收得很深,扫了一眼队友们的站位,丝毫不担心。实际上,早有准备的……

对位的中后卫贴身顶防加罗德,起干扰作用,其他防守球员全部防第二落点,具体就是站到加罗德和接球球员之间,切断他们的联系。守门员做好出击准备,防加罗德头球后蹭。戴牧站中路关键位置,看到漏了再补。

这都是赛前就准备好的,几乎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了。此时球员们都各就各位,丝毫不乱。

于是,加罗德跳起来,却发现不知道应该把球顶给谁。他犹豫了一下,身体后仰,用胸部停球,再用脚卸下来。这是正确的做法,护住球再传。他胸部停球没问题,不过脚下功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