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于是,一看到登贝莱又回后场拿球,戴牧心中一喜,立刻跟了上去。他想来来去,唯有在对方后场断到球,往前趟几步,至少也有个远射机会。戴牧十分盼望登贝莱继续粘球。

登贝莱不出所望,但是,这人现在只走左脚优势侧,避开了逆足脚。当戴牧封左侧时,登贝莱想也不想,直接回传,再往左跑接球加速。戴牧紧跟上去,却发现,当登贝莱走利足侧时,自己无法完成近身。

第二次,登贝莱主动挑衅,向戴牧勾手道:“18号,过来,你有本事再断我一次看看。”

登贝莱说完便去拿球。戴牧不动声色,靠近时,突然上手去扯球衣,令其减速,犯不犯规完全丢到脑后。

登贝莱也不是善茬,似早有准备,当戴牧靠近,立刻甩胳膊,直接甩脸,看来他对之前两次被放倒耿耿于怀。

戴牧低头,胳膊甩在他的头上。他目的是令登贝莱减速,方便断球。戴牧跨步上前,哪知道,登贝莱将球传了出去。

裁判一声哨响,跑过来,对两人进行口头警告。

戴牧和登贝莱都点头貌似认错,实际上互相瞪着对方。

……

“现在比赛进行到第80分钟,比分3比2,来自亚洲的泰山队看起来没什么机会了。”

解说员若热·巴普蒂斯塔说:“但我想说,他们其实干得不错,如果他们上半场没那么糟糕的话……毕竟,他们的对手是阿尔克马尔,拥有超新星登贝莱,以及众多经范加尔调教的希望之星……”

见到场上戴牧和登贝莱冲突的一幕,媒体席上的陆筱珂暗暗为戴牧加油,仅差一球,她直觉认为那小子会有办法;看台上,艾莉丝·门德斯又在本子上添上一句:该球员斗志旺盛,具备很强的攻击性;某高中教室电视机前,同学们挺担心的,都感觉戴牧差点跟那个有点黑的人打起来了。

某病房里,张教练突然说:“我猜,戴牧那小子在想折,他多半会有动作!”

毕国彬说:“老张,你这也能看出来?”

张教练说:“我带年轻球员有十来年了,戴牧的性子是我见过的最坚韧的。”

……

此时,就跟张教练说的一样,戴牧正想办法。

他开始分析。阿尔克马尔其他球员处理球都开始偏保守,登贝莱作为主要的持球者,机会只可能出现在那里。现在时间不多,思路必须转变,由“不让他过”转变为“抢他球”。区别一个是干扰为主,另一个是抢球为主。

现在登贝莱只选择从左脚加速侧走,自己很难近身。从刚才登贝莱的选择来看,那人应该是有忌惮的,哪怕用一些小手段,一旦近身他多半和方才一样,会选择将球传出去。这样的情况,抢他球就必须要做到,瞬间近身、一脚断球,不给他把球传出去的机会。所以,很多抢断方式可以排除掉,满足条件的似乎只有,能扩大控制范围的倒地铲球。

但是,还有两个问题得解决。

第一,铲球得倒地,可是在对方后场,就算把球弄下来,怎么保证自己能控制住球?

把球捅给队友?也许有这个可能,但是能做到的可能性太小,只能尽力而为。

第二,由于跟不上登贝莱的爆发力,多半只能从侧后方铲,甚至是背后放铲……那么如何做到不犯规?

现在问题变成,从侧后方、甚至背后去铲球,可以不被吹罚犯规,还可以起身时把球控制下来,最好还可以把登贝莱放倒,免得他有机会反抢、战术犯规什么的。

戴牧根据条件开始想招,想自己那服务器库“抢他球”分类里有什么招可以用在当前的状况。

普通难度,想到就能使出来的招全部不适用,条件太过苛刻。

戴牧心道:“看来只能考虑神招!”

卡氏双腿剪刀劈?有点不适用。

内氏横身一字钜鹿马?难度太高、且不容易把球控下来,实在不行可以勉强一试。

马氏背身铲?问题也在于难度太高,知道要领,但没真正练过,料想成功几率,10%以下……

这时登贝莱拿球,故意用左脚粘球往前走,朝戴牧伸伸手指,挑衅意味再明显不过。

戴牧并未理睬,转身往回走,向苏桓招了招手。苏桓不明白什么情况,只知道戴牧这是叫自己上前。

“看来这支来自亚洲的泰山队很难打进扳平比分的一球了……阿尔克马尔现在稳稳掌控着局面,其实自从独裁者范加尔入主之后,这支荷兰俱乐部一直加大对青训的投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