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2/4页)

对外声称自己的行政中心就设在文单(即后世老挝的首都万象)吧,当然,设在这里,会受到交趾和吴哥的夹击。但小海伦很洒脱,她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好在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咱现在有的是本事,转化呗,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我正好趁机捞一票。我这个人不合适上门qiāng劫,但人家送上门我是一定要照单全收的。:

写文章要挖坑,小海伦要在东南亚写这么大的一篇文章,那个要挖的坑也小不了。

计划中,小海伦的挖坑工程是这样的。因为,她想复制曾经的“向我开炮”,所以,她将自己这个钓铒放在了后世的万象市(现仅是一叫文思的小村)东南12公里的湄公河的河套中心。说粗略一点,这个河套像个“u”,略向左面倾。“u”的左头是文单村,左右各向西东接上下游。这个“u”的三条边长都在10公里多一点。这个“u”的右下角,即东南方复合着一个小河套,这“u”形的小河套的三边长度在3到5公里之间,小河套的中轴线是西北指向东南,小河套的“u”形开口朝向西北。现在,这个大河套总约有120平方公里。小海伦选择了这么个发家致富的大口袋,怕漏财,她要在大“u”的顶上再挖一条人工河,把“u”变成“口”。这,就是小海伦为了歼敌建国的挖坑工程的一部分。

把“u”变成“口”的那一横有14公里长,这条人工河按需要将挖6公尺宽、1。8公尺深,人工河挖好后上面架设了五座坚固的大木桥。在这大“u”的内侧,用挖上来的河泥堆了个圈“墙”,这“墙”打引号,实在是因为它不大像墙。它不高,仅一米,且两边坡度很平,接近30度,人畜都能直接爬上,故这圈墙一大圈,约五十公里长,也没个门。在河池圈墙上,树木着用刚砍伐下来的树木围的木栅栏,1。5公尺高,由竖立着的木桩上面横些横的细树条构成。当然,这木栅栏对着大木桥的地方是有活动门的。同时,在这“回”形的场地上,还造了许许多多的木拒马堆着,这也是为抗击敌军的冲击波而专设的利器。

在大“u”中,小海伦还要求挖一个半径在2。5公里的圆形的圆河,也是要求要挖6公尺宽、1。8公尺深,圆河的东西两面有两简易的行人桥。这圆湖里面就是小海伦新立的暹罗国的首府——雍田市。这,就是小海伦为了歼敌建国的挖坑工程的另一部分。整个工程的工作量很大,不过尽量利用南姆河、南滕河和南布昂河的一些天然的小支流和小湖泊,又调用了全部的3万头大象当工程机械,奋斗了二个月,也基本完工了。

从工程质量来看,圆湖内的行政中心是一个大豆腐渣工程。圆湖内是个小城市,外面人看来,像模像样,有3米高的城墙,城内似乎有一些平房,因为这个年代很少有人建楼房的,这3米高的城墙就挡住了一般人的视线了。不过,城内有一10米的高塔,老远的地方都能看见,粗大的塔身,应该是屹立在圆湖中这雍田市的中心了。从城外看,城内的内涵不小,你看,一杆杆树着的大小旌旗几十杆,迎风飘扬,有的写着“暹罗国枢密院”,有的写着“暹罗国行政院”,有的写着“暹罗国大理寺”,有的写着“暹罗国哈佛分校”,有的还写着“此来暹罗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有的还写着“白马金鞍从海伦,旌旗百万宿雍田”……

不过,如果,你能进入这戒备森严的雍田市的城门,进城一探究竟的话,你将大跌眼镜。外观看似尚可的围墙,系挖圆河的泥堆成,没经垒紧夯实,也没砂石大料,更没用上流求的钢筋水泥。城内没有一间房,从城外望来的屋顶也就仅仅是屋顶,只有顶,没有墙,说实在的,那不能叫房,只能叫棚。就是这棚,也只有几十顶,棚顶下一无所有。那些旌旗都是虎头蛇尾,上头热闹,下头凄凉,热闹是热闹给城外人看的,凄凉是城内的人要节能降耗。所以,对铜钱银子还相当抠的小海伦,在城内当然没有任何的市政建设,什么道路、下水道、路灯等是应有尽无。城内唯一可看看的就是那高塔了。

城内那高塔有二十一米高,七级浮屠。形制近似印度佛塔,没有华丽的雕梁画栋,简约实用,六面开窗,窗门都很大,因为是竹筋水泥制品,所以这塔以结构件为主,填充墙很少。登上这21米塔,放眼望去,东南西北,尽收眼底,小城外紧挨着的是半径2。5公里的圆形的护城河,护城河外四个方向都是比较平坦的开阔地。原本在这里生长着的树木,全部被施工人员拔了利用了,或干脆是当柴火烧了。站在十米塔上,极目远眺,东西和南面的三五公里就是湄公河,北面则是自己开挖的人工河,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