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 (第1/4页)

当瑟瑟发抖的六角亭居民开门出来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一颗颗硕大的脑袋挂在六角亭那古老的城墙上,如同挂着一串串的干货,微风吹过,偶尔会动一动,仿佛是摇头点头,互相述着自己的悲惨命运。

直到战都结束,屠老二才知道,那被逆天猴撕裂的十字军将领,正是六角亭的守将……

……

六角亭收复,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

一门心思在大秦帝国腹地上搞破坏的赵原已经制定了无数的计划。

六角亭的胜利,为赵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因为,浈水关,开始拥有了自己的骑兵。

浈水关,成了一面反抗十字军的旗帜。

无数年轻人和有志之士千里迢迢赶往浈水关,赵原每天都要接待无数来之于各门各派的修真者。

如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浈水关就是燎原的星星之火。

因为有了六角亭的案列,很多守军不多的城镇,屡屡遭到义军的袭击,其中不乏一些高手的存在。

十字军不败的神话被打破之后,大秦帝国人口优势开始凸显了出来。

如火如荼的反抗以浈水关为中心朝周围辐射,大量的民间高手开始自发组织伏击十字军。

面对遍地开花的反抗,焦头烂额的十字军不得不退缩到一些大城市。

十字军的退缩,让义军活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靠着抢夺,无数小规模的骑兵出现在了大秦帝国的领土上,他们学习十字军游骑兵的作战风格,神出鬼没,来去如风,这让十字军吃足了苦头……

……

六角亭战役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十字军依然无法组织有效的军对收复浈水关。

两个月的训练,浈水关的军队,已经今非昔比了。

现在赵原身边,不仅仅是兵强马壮,而且,高手如云。

不过,赵原也无力大规模的开拓领地,因为,游骑兵依然控制着大秦帝国交通要道,哪怕是雄兵的浈水关,他们的游骑兵依然肆无忌惮的来去如风,就连河道,也逐渐落入了十字军的手中,浈水关依然是一座孤城,周边的小城镇,反而拖累了浈水关。

赵原的胜利,只是局部的胜利,并不影响到整个大秦帝国的局势,根据情报显示,天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完全开动,大量的十字军步兵从俄尔帝国的方向开了过来,拥有百万之众。

正文 第七百一十五章 空城计

当得知大量十字军步兵开过来的情报后,赵原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戈尔将军并不是没有办法对付他,根本就不在乎浈水关一城之得失,他的目标很明确,是黑水城,因为,皇帝就在黑水城里面,只要俘获了皇帝,大秦帝国就等于亡国了。

皇帝虽然只是小皇帝,但是,他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象征意义,只要那小皇帝活着,大秦帝国就还在。

毫无疑问,戈尔将军正在全力以赴的对付郭斧头,一旦黑水城沦陷之后,就轮到他赵原了。

原本,赵原是希望浈水城能够牵制到十字军,但是,戈尔根本就是无视他,依然集中优势兵力围困黑水城,这也就意味着赵原的牵制计划失败。

目前看起来,浈水关欣欣向荣,但是,赵原很清楚,这只是一种假象。

至于十字军缺兵少原的现象很快就会缓解,一旦大规模的十字军步兵赶到大秦帝国的内陆,有了足够的军事力量,那些失去的城镇,很快又会落到十字军的手中。

靠游击战收复偌大的大秦江山,那无异于是做梦。

要想打败十字军,还是需要在正面战场上击溃对方,这种小打小闹的战术,虽然能够激励士气,但是,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却是微不足道。

看来,自己的“王道”还需要修炼。

赵原叹息了一声。

根据《万人敌》的描叙,“王道”之境是从战术到战略的转变,而自己,居然在这浈水关浪费了三月有余,简直是不可饶恕。

放弃浈水关?

一个疯狂的想法在赵原心中升起,不过,这个想法稍纵即逝。

浈水关不是八方城,如果放弃浈水关,不仅仅是这三个月的努力白费,还会给大秦帝国的军民造成巨大的精神打击。

要如何才能够摆脱这种困境?

面对这个问题,赵原足足思考了三天,也无法寻找到十全十美的解决办法。

现在,十字军对浈水关选择的是围困态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