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4页)

同去到那边之后会不会改变了心思,真的投了敌。虽然担心此事,但唐枫却也无能为力,只能让周同自己来决定了。

两件事情现在都不在唐枫所能掌控的范围之中,这让他觉得心里沉沉的,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今后无论什么事情,我都要试着将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睡意袭来的时候,唐枫的脑子里做了这么一个决定,虽然现在这一切对他来说还很不现实。

次日继续赶路,唐枫虽然双腿依旧有些麻木和疼痛,但是骑术却有了不小的长进,这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我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快马奔驰,看来世上的事都不难啊!”

因为存了这样的心思,所以唐枫在面对之后所遇到的困难时都敢于迎头而上,绝不退缩。比如到了高台堡见到了其中的守将时。

那名守将在看到孙承宗时满脸的惊喜和尊敬,但是面对孙承宗所介绍的唐枫时却是一脸的冷漠。作为武将,他们最看不上的便是象唐枫这样的书生了,因为这样的人明显是不会带兵的,到了这里来也不过是个累赘。

但是唐枫却并没有因为这个缘故而对这些人生出意见,心存不满,因为他知道他们只不过是将心里的感情表露了出来罢了,这样的人反而更易交好。于是他便在孙承宗的帮助下不断与他们接触,慢慢地融入到他们中间去。因为有之前山海关的经验,再加上这些人尊重孙承宗的眼光,所以在几日之后,唐枫便让他们开始接受了自己。虽然未必会信服他的指挥,但至少今后这些人在唐枫的跟前不会再露出轻视和敌视的目光了。

就这样,一路往北,唐枫在将骑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和边关的将士们一一会了面,得到了他们的初步认可。看到有了这两点成就,孙承宗对此也很是欣慰,至少自己想要培养的这个对象没有让自己失望,他确是能继承自己衣钵的人。

这样走过了不少的小要塞,见了许多的将士之后,在三月末,孙承宗终于决定带唐枫去到他们所控制的最北边的城池——宁远,去见见那里的几个重要人物。

听说前面就快到了宁远,唐枫的心里没来由地就是一阵紧张,这比他初到辽东见到山海关时更为紧张。虽然事情还没有发生,但唐枫却还是记得这座在史书上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城池的。就因为有它的坚守,天启年间后金最大的一次进攻才会被打退,那个贼酋努尔哈赤才会死在之后的不久。而城中的那个人,也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声明的人,虽然对他的争论直到数百年后依然不休,但是光从宁远的保卫战一役来看,他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此时明军重新夺回宁远城才不过年许的时间,现在此城尚在不断的加固加高,以用来防御女真人的进攻,这里已经是对敌的最前方了。唐枫看到有些残旧,不断还有人在城墙根上进行加固的场面时,觉得心里的落差还是挺大的。在他的想象中,宁远城应该高高地耸立,就如一座山般阻挡着南下的路的,可现在看到的宁远城却并不大。

来到城门口时,就有士卒发现了中间的孙承宗,立刻他们的脸上就露出了尊崇之色,纷纷放下手中的物事跪倒行礼,口称大帅。而后面也有士卒急急地往城中跑去,显然是向里面的将领们通报了。

不一会儿,伴随着一阵马蹄声,数骑就飞驰而来,唐枫第一眼就看到了中间那个儒雅的中年人。他三十多岁的年纪,面色白净,三缕胡须在胸前随着马蹄起落而不断地摇摆着,显得很是潇洒,他的身材修长,坐在马上比之旁人更为显眼,虽然他穿的衣服不过是普通人的布衣罢了。虽然从未见过此人,但是从对方的长相和气度上来看,唐枫便能一下就猜出了对方的身份——今后大明的蓟辽督师,数百年下争议不断的英雄人物,袁崇焕。

孙承宗见到自己的这个得意门生时,眼中也尽是笑意。袁崇焕到了众人跟前数丈时便从马上跃了下来,大步上前后才单膝跪倒行礼道:“末将袁崇焕见过大人!”孙承宗一笑上前,将之扶了起来,笑道:“元素,你就不必如此多礼了。”说着对其身后跟随的几人也说道:“大家都起来吧,你们都是军中将领,在军士跟前如此作态是何样子!”

“大人乃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帅,我们行礼也是应当,将士们怎么会有想法呢?”背后的人随着袁崇焕站了起来,但是却还是有个人硬是磕了个头后才站起身来,并且还在嘴里嘀咕道。他的话被唐枫听了去,他不禁仔细打量起这几个人来。

之前被袁崇焕所吸引,所以他倒没有仔细看这几个人,现在他才发现袁崇焕身后的几人也个个都是精壮之人。特别是那个开口说话的汉子,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