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转念又想: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国除贼,岂有退缩之理!

尔今百官人人胆寒,正是我杨大洪搏取美名之时,是了,便是现在了!

杨涟把心一横,便要出班上奏魏阉大罪,不想身形刚一动,衣角却被人拽住了。侧脸一看,拉住自己的却是高攀龙,不由急道:“存之莫要拉我!”

“大洪不可莽撞!你看!”

高攀龙不和杨涟多说,只拿眼朝殿左阶下一撇,目光旋即不动,杨涟顺势看去,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原来那阶下的太监们此刻都已拔刀出鞘,东厂那个姓袁的千户更是明目张胆的将刀尖指向了自己,目中凶光闪烁,看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似乎只要自己一动,便会立即扑过来当廷乱刀砍死自己!

这?!

杨涟头皮发麻,本能的止步不动了。

刹那间,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和太监们仿佛全消失般,只余袁杨二人在这空荡荡的大殿中对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林悲歌(四)

杨涟不能动,杨涟动,魏忠贤完蛋;杨涟不动,东林党完蛋。

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那历史本来的车轮在转动,今日大殿上演的这幕,便是那原本时空所发生的一切。唯一的不同,便是多了一个不相干的人。

五百刀斧手以内操卫队名义出现在文华殿,便是要震摄杨涟,叫他不要动。

如果袁大海没有记错,他敢肯定杨涟没有动,若杨涟动了,何以会有那所谓“六君子惨案”呢!

但记忆并不代表就是现实,他怕,他担心,他怕因为自己的到来,杨涟做出了本不该做出的决定;他担心,小小的蝴蝶翅膀会引发一连串的龙卷风,从而改变事件的走向。

无毒不丈夫!

既然把宝押在了魏忠贤身上,既然上了魏的战车,便别无选择。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不顾一切阻止杨涟杨涟若真动,那假戏便做真,杀了他!

事到如今,殿上的天启也好,满殿的文武百官也好,躲在那殿后的魏忠贤也好,袁大海都不作考虑,他眼中只有杨涟,心中也只有杨涟!

他,紧紧盯住杨涟,凝神秉气,心亦扑通急跳。

他怕!他怕杨涟真个就不怕死,真个就出班弹劾魏忠贤,在天启面前当廷对魏对质,将魏做的那些事一一捅出,如此,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魏忠贤若倒,阉党的天便是塌了!

危墙之下,又哪里会有他这鹰犬爪牙的立足之地!

事后,那累累的血债,便是他袁大海罪该万死的铁证!

人命关天,他要为他的丧心病狂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是什么?无非是他那颗项上人头而已!

死,袁大海不怕!

他怕的是他若真的死了,那若干年后,在那些刀笔吏的记载下,他袁大海就是为虎作伥的小人,死有余辜!

后世提到他袁大海的名字,也会用鄙夷憎恶的目光狠狠的“呸”他,骂他,辱他,甚至于取笑他,挖苦他,永远的遗臭千古!

这,显然比死还可怕!

更可怕的是,那百年的黑暗仍将一如继往的到来,数千万大明子民依旧被屠戮,汉人的血骨再次被打断,从此陆沉的华夏子民变成沉默的大多数。

当脑海中闪映出一群提着鸟笼,丑陋、矮小、且肥胖如侏儒般的满洲猪狗高高在上指着一大群汉人说:“看,那是爷的奴才!”

这一刻,袁大海痛如心绞!

如果一切还是原原本本的发生,那他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他本就是死过一次的人,再死一次又何足惧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我既生死置之度外,难道还怕皇帝震怒,刀斧齐加吗!

杨涟,你最好不要动,你若真敢动,我就马上冲出去把你给当廷剁了!

剁了,剁你个稀巴烂,剁你个永世不得轮回!

即便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亦在所不惜!

天可鉴,我袁大海一心为我华夏,一心为我亿万苍生,我愿以我血溅轩辕!

若我的死能稍稍改变历史的进程,哪怕是一点点,那也值!

我,不过是个武夫,不过是个粗人。我,虽然来自后世,但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我不会治国,亦不懂经济,更不懂军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