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问一声,不然千户怕不好收场啊。”他是好心提醒袁大海,廷杖是可以,但把这几十号不相干的也一起杖了,影响实在太大,最好是能够请示下魏忠贤,有个准信事后也好安心不是。

袁大海无奈说道:“你若能劝他们散去,本官自然不会与他们一般计较。”

“这…”

朝那帮激动的官员士子瞅了眼后,蓝国安摇了摇头,看这帮人架势,今儿要是不让他们如愿的话,只怕往后东厂就要躲着他们走了。有鸡鸣市的教训在,蓝国安自然也知趣,当下便不再多言。

“既然千岁将此事交给本官处置,本官自负全责!”

又看了眼那帮家伙,袁大海冷哼一声,吩咐蓝国安去取廷杖用的棍子来,有什么后果,他一力承担便是。

蓝国安听后,忙叫手下去找棍子来。午门侍卫房有大汉将军存放棍子的库房,所以也不用再费心临时去找棍子,直接拿来用便是。

。。。。。。。。。。。

棍子取过来后,人群再一次轰动起来。

“瞅见没,这就是廷杖用的刑棍!”

“得此一棍,此生无撼也!”

“那包着铁皮的可厉害了,一棍下去能扯下好大一块皮呢…”

栗木制成的碗口粗的大棍丝毫没有让那帮决定“舍生取义”的官员和士子感到害怕,反而一个个更加兴奋起来,他们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棍子,一边看一边还窃窃私语,指指点点。那姿态倒好像是在品鉴一件山水画般,让人忍俊不禁。

“东厂鹰犬!你们假借皇上威名,狐假虎威,我等正人君子岂能容你们为所欲为!我黄大荣为大明江山计,愿效这白雪之洁,行君子之浩然正气,甘受廷杖!好使天下人知道我辈之公义所在!来来来,休要多言,我愿做你棍下之鬼!”

见东厂的人准备好了,黄大荣四周一看,乖乖,那帮家伙可都等着呢,忙又激将了袁大海一下,就差把手指尖都快顶到袁大海的鼻子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早在东厂的人去取棍子时,他就盘算好了,等棍子一到,无论如何也得抢在前头,最好是能激得这东厂番子在廷杖万之前先打自己一顿,如此,今日便是大圆满了!

死?怎么可能!小爷我一没上疏,二没骂谁,再借你十胆,你也不敢把我打死!大不了脱层皮,不过,值!

那些官员士子们这会正聚精会神的看着那些大棍在讨论着,一听黄大荣又要抢先,全急了:这他娘是谁,怎么这么不上道的,这好事能让你一人全得了?!你还让不让人活了!

一个和黄大荣同来的士子奋不顾身跳到黄大荣身边,一脸慷慨的对黄大荣叫道:“黄兄,你比小弟年长几岁,身子又向来单薄,怎能受此酷刑?还是小弟先来吧!黄兄紧随便是,若小弟有个三长两短,还请黄兄替我书信一封归乡,信中不必多说,但说我仇英死有所值!”

他话还没说完,一个吏部的员外郎就忙不迭的冲过来,打着官腔道:“两位都是读书人楷模,本官有生之年得见二位青年才俊,实感心中振奋,兴奋之情,不溢言表!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两位效表,天下读书人必将群起响应,我辈后继有人也!兴哉、兴哉,我大明有救也!”大帽送完,话锋一转,赫然说出真实用意:“本官不才,但也绝不是贪生怕死,苟且之辈,因此愿与二位一同受刑!好叫天下人知我辈凌云壮志,如此,也能青史留名,万古长辞!”

“我来…我来…我也愿与三位一同受刑!”

见这三人要拔头筹,说得一个比一个大义,人群顿时急眼了,他们不干了,呼啦啦涌出十来个,急着要请自己先挨廷杖。嘴里说得也是一个比一个好听,仅那些大义凛然的话语若是一一摘录的话,只怕能立马编上一本《午门受刑大义册》。

因为争抢过于激动,谁还顾得谁,一个胖子就被同伴给推倒在地,摔了个狗吃屎。从地上爬起,顾不得去喝骂那个同伴,胖子便急急嚷了起来:“莫争…莫争…同生难,共死易,今日大伙一同受刑便是!”他是看出来了,今儿想抢头刑是万万不可能的了的,只盼大伙别把他忘了,要上一起上,谁也别想独占鳌头!

“眼见年轻人如此置生死于度外,老夫再不有所为,何以为人!”快六十岁的大理寺丞葛国柱也不知哪来的力气,跟个老夫聊发少年狂似的一把就黄大荣甩到后边,铮铮的立于袁大海面前,怒目相视。

“大人乃国之栋梁,要留这有用之躯以待将来,何苦要丧命于此呢,还是让我们这些尚无功名的血溅午门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