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千岁,事到如今,别无他法,也只能去求一求韩了。”

李永贞见魏忠贤犹豫,便催了一下,离天亮可不到一个多时辰了,要是等到天亮,魏忠贤还没有个准见下来,那可一切都迟了。

唉…

想来想去,也没有其他路可走了,魏忠贤长叹一口气,便要吩咐人备轿,亲自去求一求韩,不想袁大海却突然在旁轻声插了句:“如果千岁不愿意去求韩阁老,属下倒是有个主意,不知当不当讲?”

“噢?”

一听这话,魏忠贤忙看向袁大海,急道:“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你快与咱家说说!”

李永贞和梁栋也不约而同的看向袁大海,想知道这个番子能有什么好主意。那个紫衣女子也是有些惊异,在她的印象中,东厂的番子不过是些鹰犬,一帮武夫而已,怎么可能有什么好主意能帮的了干爹呢。

魏忠贤一脸期盼的看着自己,袁大海不敢有半点迟疑,沉声说道:“千岁,其实杨涟这奏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外朝那帮东林党如果一窝蜂的响应,群起上疏攻击千岁,那事情就闹大了,硬压,肯定是压不住的,压得狠了,反而激怒外朝。若是百官鼓噪起来,跑到宫门闹事,反而对千岁更加不利。因此属下在想,能不能给他来个釜底抽薪,叫杨涟这奏疏到不了皇上手中!”

听了袁大海这番话,魏忠贤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李永贞却是眼睛一亮,想到了什么,赞许的看了一眼袁大海,露出欣赏之色。梁栋却没有明白过来:天亮就要上朝,杨涟在朝会上疏,怎么可能到不了皇上手中?

那紫衣女子却是明白袁大海的意思了,有些吃惊又有些佩服。

“杨涟上这二十四罪大疏,目的便是要置千岁于死地,可是当今天下能杀得了千岁的也只有皇上一人。倘若皇上看不到杨涟这份奏疏,那杨涟的目的便不能得逞!缓过这一关,千岁便不须怕他杨涟,只要汪文言的供词一到皇上手中,皇上势必会要千岁拿人,到时人在我们手中,他杨涟又如何再能上他的疏呢?因此,属下认为,千岁如今要办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立即进宫,想尽一切办法让皇上今儿个上不上朝,明天,后天都不能上朝!”

一口气将自己的办法说完后,袁大海恭敬的立在那边,脸上平静如水,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出了个好主意而沾沾自喜的样子。

“好一招釜底抽薪!”

明白过来的梁栋第一个击掌称妙,拱手对魏忠贤道:“千岁,袁百户说得没错,与其去求人,倒不如咱们自个把事给办了,只消皇上今日不上朝,他杨涟这奏疏就到不了皇上手中!”

“嗯,不错,皇上要是不上朝,杨涟就不能在朝会发难,他能做的也只有将奏疏从会极门递进宫,而走会极门上疏,这奏疏就得走我们司礼监!如此一来,皇上能不能看到这奏疏还得千岁来定。”李永贞不迭点头,袁大海的这个主意确是个好办法。

“皇上不上朝…皇上不上朝…嗯,如此好计,怎么昨家就没想到呢!”

此刻的魏忠贤心情已经由阴转晴,别的事情他办不到,但让皇上今天不上朝,却是小事一桩。只消皇上不上朝,杨涟就是有天大的手段,也断然无法施展,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仍然稳若泰山!

在魏忠贤心情大为放松之时,袁大海突然又说道:“千岁,属下这个法子只能解燃眉之急,却不能解一世之危,皇上一日不上朝可以,却不可能一直不上朝,所以千岁还得做一件事。”

“什么事?你快说!”

第八十三章 贵妃名号

魏忠贤迫不及待的问道,他现在是越发欢喜这个袁大海了,这家伙当真是自己的福星啊,噢,不是,是诸葛孔明,诸葛孔明啊。欢喜之下,却忘记他老人家一直以来认为的诸葛军师可是霍维华霍大人。

不想袁大海却说:“千岁须与司礼监诸位公公将杨涟这份奏疏主动呈给皇上看。”

“什么?”

魏忠贤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袁大海竟然要自己主动将杨涟的奏疏给皇上看,不由失声道:“咱家正唯恐皇上看到这奏疏,你怎的还要咱家主动给皇上看呢,你这不是…不是陷咱家于死地吗!”言到最后,已经是一脸不满,都有些激动了。

梁栋和李永贞也是听得糊涂了,不让皇上上朝就是为了不让他看到杨涟的这份奏疏,怎的现在袁大海又要九千岁主动把杨涟的这奏疏给皇上呢?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吧。

那紫衣女子却是微微点了点头,细眉轻颦,似是在想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