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有如此明确的回复,许田二人又稍稍安了心,琢磨着司礼监的情报应该不会错,便接着等吧,守株待兔也好,只要兔子来了这事总归好办。

这中间北镇抚司派人来询问过,因为许显纯和田尔耕未经北镇抚司使允许,就调动了三百锦衣卫,这可是大事,身为锦衣卫的二号人物、北镇抚司的指挥使,刘侨不得不过问。

但是许显纯和田尔耕却不将刘侨派来的人放在眼里,只叫一个总旗回话,说是例行公事。

例行公事?狗屁例行公事?真要例行公事,身为上司的自己能真不知道吗!

听了手下回报,刘侨气愤难平,真想到齐化门质问许田二人一番,可是想到自己的处境,还是强压下这口怒气,只派人去齐化门那里监视,看许显纯和田尔耕打的什么算盘。并且修书一封给远在天津卫的大都督骆思恭,将锦衣卫中有人投靠魏忠贤以及自己被魏打压,朝夕难保的困境说了,希望骆都督无论如何也要到京城来主持大局,否则,锦衣卫将在许田等人的带领下集体投靠魏忠贤,成为魏祸害朝官的帮凶。

骆都督在时便对内廷那帮太监瞧不上眼,以前王安为司礼秉笔时,对锦衣卫十分客气,自然两相无事。如今魏忠贤上来,却处处闹事,不停的把手伸向锦衣卫,骆都督要不是陡染重病,如何能让魏如此肆无忌惮!

自己现在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骆都督再不出面,这锦衣卫迟早就叫许显纯和田尔耕这两个败类给献到魏忠贤手上去,真到那份,只怕骆都督也难善终。不管是为皇上想,还是为锦衣卫想,乃为自身着想,骆都督即使不能亲自进京,总要上疏面奏皇上吧。刘侨如此想道,他甚至在想,万一骆都督真的不能理事,自己还是和黄尊素一样,早早的退吧,东林党连**星、左光斗都保不住,又如何能保住自己呢?

日上三竿了,齐化门前除了那些等候进京的百姓商贩外,便再无一人。

孙承宗到底来还是不来?

许显纯急了,真急了,弟兄们肚子早饿了,自己和田尔耕也是滴米未进,这孙承宗要是再不来,要等到什么时候?

人能等,肚子不能等啊!

田尔耕也急,他不怕等,他怕的是人不来!

和许显纯商量一会,准备派人再到司礼监询问,却见远处有两骑快马飞奔而至,到了城门下便叫喊起来:“快快开门,快快开门!”

有人识得这二人是昨日出京的宫中侍卫,忙打开城门让他二人进来,人刚进城,许显纯和田尔耕就迫不及待的迎上去,焦急万分的问他们:“孙阁部呢?”

“孙阁部已经回山海关了。”侍卫们扔下这句话便快马加鞭往皇城而去。

许显纯和田尔耕则如泄气的皮球般久久没有动静。

……………

孙承宗在哪?他和他的五千大军到底来没来?

答案是肯定的,他丫根就没来!

准确的说,他们是没来京城,而是到了通州便停下了,原因是宫中的侍卫带着圣旨将他们截住了。

连气都没喘上一口,侍卫便将圣旨宣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才长呼一口气,心跳之快远超平日。

把圣旨交到孙承宗手中后,宣旨的侍卫又催促道:“皇上要阁部即刻回驻山海关,不得在防区外驻留一步!”

孙承宗没有理会这个侍卫,而是将圣旨展开,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尔后摇了摇头,对身边的鹿善继道:“圣旨上说真有秘计,不妨献上,绝不会有所阻隔,这话说得却是有点意思,听着便不似皇上的口气,也不知是顾秉谦拟的还是魏广徽草的。皇上啊,糊涂。”

鹿善继微叹一声,朝京师方向看了一眼,低声问道:“现在怎么办?是不管圣旨继续进京还是回山海关?”

孙承宗的目光落在京城方向,嘴中吐出二字:“回去。”

回去?鹿善继有些不甘心道:“此地离京师还有一步之遥,阁部难道就此放弃吗?只要咱们快马进京,大事便可定矣,到时阁部便是我大明社稷的功臣!”

“功臣?”

孙承宗苦笑一声,摇头道:“圣旨已下,我若再进一步,便是犯上,那时,该杀的不是魏忠贤,而是我孙承宗了。”顿了顿,精光一闪,冷冷又道:“不过我虽不能进京,总要叫魏忠贤知道害怕,让他有所收敛也好。”言毕,扭头便喝:“马总兵!”

闻令,总兵官马世龙打马而出,抱拳应了一声:“末将在!”

孙承宗脱口便传令道:“你速领本部骑兵绕通州东南兜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