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保�绱艘焕矗��业乃笆仗枚�手�穆涞搅怂�堑目诖��

江南的赋税停收后,国库没有银子,辽东便缺饷,愈演愈烈,加上各层军官的层层盘剥,士兵拿到手的很少,士气及为低下。明军的将领天天写奏折要钱,崇祯一筹莫展。东林党则指责辽东军官指挥不当,作战不力,贪污军饷。他们是不肯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贴补国家的,于是再三征收农业税,把农民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后,官逼民反的李自成进了北京,崇祯无奈自杀,临死之前终于明白“文臣皆可杀”,可惜一切都晚了。清军随后又入关,中华民族的悲剧开始。

从后世而来的袁大海对这段历史和明亡的主要原因自然清楚,因此他便不能让东林党人得逞,不管天启死还是没死,他都要将东林党掐死,让他们只能在棺材里叫嚷“皇帝不与民争利”!

在这个前提之下,东林党内的任何敢于反抗者就都必须要死,不管他们是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管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都要死。因为,只有死人才会真正的让利于民、让利于国。

左光斗气节值得钦佩,他的行为也的确有仁人志士之风,但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要想大明这条船不沉,他这种仁人志士还是越少越好。

…………。

“既然如此,咱们就没什么话好说的了。我说过要腰斩你,这话现在仍算数,我从来不会说话不算数。”

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再说下去也是浪费口舌,既然你坚持这么想,那我就证明给你看,我袁大海从来不会吓唬人!

最后的顾虑远去后,袁大海准备杀人了,他扬声对门外叫道:“把东西抬进来吧!”

“好!”

门外传来钱恩的声音,很快,他便领着四个番子们吃力的抬进来一张铁制大刑台,重重的放在了左光斗的面前,刑台上还放有一把大斧头,磨得很是锋利。

袁大海原本是准备用铡刀铡死左光斗的,但可惜,钱恩找来找去都没有发现一把可以用来腰斩的铡刀,他找到的多是些切马料的小铡刀,铡个胳膊不成问题,但要是用来铡人的身体,几乎是难以办到的。而且,若真用那种绣迹斑斑的铡刀来铡左光斗,钱恩觉得这只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变态折磨。他无法劝动袁大海,所以他便只能竭力帮助他完成,但是,出于对左光斗的尊重,他还是决定让他死得痛快些。那把宣花大斧头是他亲自磨利的,他相信,一斧头下去,左光斗的腰肢就会迅速断开,那样,死得也痛快些。

“你真敢杀本官?”

看到刑台和斧头,左光斗却突然开口说话了,他倒不是怕死,因为他相信,就是自己死了,自己的事业也会后继有人。他只是感到很意外,有些不可思议:难道这个番子真敢杀自己?

“你说呢。”

袁大海轻声笑了起来,他扭头看向那几个番子:“你们都出去,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进来!”

“是,千户!”

那几个番子好像巴不得能离开这里,一听命令,顿时如蒙大赦般全部退了出去。

袁大海朝钱恩示意了下,钱恩点了点头,走到左光斗面前,请道:“左大人,得麻烦你一下了!”朝那刑台指了一指。

“看来你们是真的要杀我了,呵呵,却是难得,难得…”

左光斗十分配合,走到那刑台边仔细打量了一眼,便抬脚趴了上去。至于他说的“难得”指的是什么,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袁大海见他这样,也不再多问一句,示意钱恩在前按着左的头,他则在后按着左的腿,用绳子将左光斗的身驱牢牢捆紧。

办好这一切后,袁大海将那宣花大斧拿在手中,他要亲自送左光斗上西天。对他而言,这也算是一种尊重的表示。

“左大人,我这斧头举起,一切可都晚了。”斧头高高举起后,袁大海鬼使神差的又多说了句。

“要杀便杀,何须多言?”

左光斗的声音很平静,没有颤抖,没有迟疑,一切就好像那么的自然。

轻叹口气,袁大海不再犹豫,大吼一声,猛地往左光斗的后腰劈去。斧头落下时,但听“噗嗤”一声响,一股鲜血狂喷出来,溅得他和钱恩满脸都是。

血,还是热的,溅在嘴角的血瞬间进了嘴巴,咸咸得,又腥腥的。

呼!

长出一口气,用大斧杀人,杀得还是左光斗,袁大海的心不能不揪着,斧头落下后,他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感到更累。

当他用袖子拭去眼睛上的鲜血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